• 佐临的经历和他的戏剧观

    吕钢;

    <正> 佐临同志一九二五年去英国伯明翰读书,在那里写了三个剧本,都是介绍中国的,也对一些外国人对中国的无知和误解作了善意的嘲讽。三个戏都在学生晚会中演出过,受到欢迎。他成了当地学生社会活动中的活跃人物。然而在国内

    1984年02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一个学生的感受

    胡伟民;

    <正> 佐临“写意戏剧观”的提出有客观的社会基础。一个迅猛发展的社会现实促使戏剧家考虑自己和时代的关系。佐临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他希望在广阔的规模上反映一日千里的生活,塑造为新生活奋斗的新人。因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佐临先生不会满足于陈陈相因的戏剧观念,不会满足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描绘”世界,不会满足于室内心理剧的手法,他要求新的戏剧观念,要求打开空间、“表现”世界,要求诗的意境和哲理,要求“从我们祖国‘江山如此多娇’的澎湃气

    1984年02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写意戏剧观四次实验再认识

    姚明荣;

    <正> 最初读到《漫淡戏剧观》时,感到非常新鲜。这里提出了戏剧观要广阔,还提到世界上有三大流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三家的戏剧观。五十年代曾出现过“斯坦尼热”,佐临同志在五二年给我们排《曙光照耀着莫斯科》的时候,就是按斯坦尼的方法,订出十大步骤进行排练的,没有提到有个“戏剧观”的问题;五九

    1984年02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 写意戏剧观的意义与特征

    胡妙胜;

    <正> 目前,一些对佐临提出的写意戏剧观持有异议的文章,给我总的印象是在钻三个字眼,即“戏剧观”、“写意”、“幻觉”,我认为,钻字眼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讨论实质性问题。佐临同志用写意一词来代表一种与写实戏剧不同的戏剧现象。你不主张用写意一词,那末它所代表的这种戏剧现象究竟是否存在?如果确实存在这样一种与写实戏剧不同的戏剧现象,那末它的特点又

    1984年02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 我的理解和疑点

    陈达明;

    <正> 我认为,佐临同志的“写意戏剧观”的核心,实际上就是要追求戏剧的史诗性。有人以为,“史诗”只能用以说明一种具体的戏剧样式。这恐怕失之于狭隘了。布莱希特不正是以“史诗戏剧”(后称为“辩证戏剧”)理论为核心,构成了他的独特的戏剧观吗?佐临同志曾多次说过:“是革命形势驱使

    1984年02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提三个问题

    王啸平;

    <正> 一、第四堵墙的问题。第四堵墙有表现革命内容的,取消第四堵墙也有表现革命内容的,我觉得都可以。第四堵墙我们早打破过的,例如部队里搞广场戏,由于条件差,就自报家门。没有布景,没有装置,没有大道具,拿支枪就是兵,拿把锄头就是农民,手提暖炉便是地主婆,人趴在地上可以变成战壕,这样做是不是写意呢?我觉得打不打破四堵墙不是本质问题。现在有个观念,似乎四堵墙就是资产阶级的;打破四堵墙就是革命的。如果照这种形而上学的逻辑,广场演

    1984年02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意态、意象及其他——佐临戏剧观研究笔记

    罗国贤;

    <正> 一什么是佐临提出的写意戏剧观的“意”?这是我们首先应该弄清的问题。否则,误解还会发生,有些看法难免仍与佐临的原“意”南辕北辙。大概由于文字训诂学的释义和中国传统美学概念限定的缘故,人们习惯于把“意”归于主观世界的范畴,而与之相联系的词语也因此蒙上心理活动的色彩。如意识、意绪、意趣、意气、意会、意向、意愿等等。所以提起“写意”就理解为“主观抒发”,似无大错。但是如果由此推论写意戏剧观的“意”的内涵是主观的,那是会遭到佐临反对的。事实上他早已这样做了。“当他正式提出写意说时认识是明朗的:‘意’属于艺术的对象,

    1984年02期 1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6K]
  • “第四面墙”和“舞台幻觉”

    吴光耀;

    <正> 对佐临同志《漫谈戏剧观》的讨论愈来愈热烈了,说明它的生命力仍很强大,所提出的命题仍为戏剧界所关注。讨论热烈,有助于问题的深入。但也如有些同志所指出,确实存在着对原意误解之处。例如佐临同志在广州会议上说过一句话:“梅、斯、布三者的区别究竟何在?简单扼要地说,他们最根本的区别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相信第四堵墙,布莱希特要推翻这第四堵墙,而对于梅兰芳,这堵墙根本不存在,用不着推翻;因为我国戏曲传统从来就是程式的,不主张在观众面前造成生活幻觉。”

    1984年02期 2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 戏曲创作进修班邀请袁雪芬等讲课

    木;

    <正>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上海越剧院院长袁雪芬应邀于四月三十日来我院戏曲创作进修班讲课,她生动地介绍了越剧改革的历史经验和编演越剧《祥林嫂》的体会,受到师生们热烈欢迎。袁雪芬联系亲身经历回顾三、四十年代上海越剧女子科班的情况,那个污浊的环境严重地腐蚀艺人、毒害观众和糟塌艺术,使年轻的越剧面临危机。后来越剧终于从进步的话剧界得到启示,开始改革的尝试。当初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吸收知识分子其中包括话剧工作者,团结全体艺人,通过整理旧剧目和编演进步的新剧目,进行编、导、音、舞、演全面的改革,破角儿中心制,立综合艺术制,从而走出自己的道路,形成自己的风格。一九四六年,在党的支持和指引下,雪声剧团根据鲁迅小说《祝福》编演《祥林嫂》获得好评,则标志着越剧改革进入自觉发展的新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亲切关怀下,《祥林嫂》经过不断加工修改成了优秀保留剧目。袁雪芬语重心长地指出,演员要以改革为己任,因为戏曲艺术改革的成

    1984年02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现实主义·多样化·民族特色——关于布景艺术的回顾与展望

    龚和德;

    回顾我国三十多年来的布景艺术创作,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呢?我想主要有三个:一是现实主义,一是多样化,一是民族特色。但我们走过的道路是十分曲折的。有许多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我只能说一个大概,说一点个人的体会,供同志们参考。

    1984年02期 3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 季羡林教授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风;

    <正> 五月七日,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教授应邀在我院戏剧文学系作学术报告。季教授着重介绍了印度的戏剧文化。作为比较文学专家,季教授以敏锐的分析眼光对中国、印度和欧洲的戏剧特征作了言简意赅的比较,富有启发性。在讲到中国的戏剧历史时,他提出要重视对中国戏剧理论体系的研究;特别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戏剧历史的研究,他还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信息。最后,季教授严肃地指出,戏剧艺术必须注意提高艺术表现力,特别要

    1984年02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关于舞台美术问题的几点思考

    王邦雄;

    <正> 一门学科的发展,要有理论的建树。舞台美术既然作为一门学科,是否也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可供探寻呢?本文试图用现代科学的一些知识和概念进行考察。前二部分论述舞台美术的系统结构和舞台美术的动态反馈,即从横断面来研究舞台美术在戏剧中的位置。后二部分论述舞台美术的心理逻辑和舞台美术的视觉感受,即从纵轴线来研究舞台美术自身的一些规律性的问题。四部分合起来即想从纵横交汇点上来阐述舞台美术的一些基本问题,在思考这些问题时用了一些科学与哲学上的术语,可能比较抽象,读来也可能乏味。本文只是一种初步的尝试,提供一种思考的线索。如能引起舞台美术同行的兴趣,也就是写本文的目的。

    1984年02期 5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 试论戏剧空间的多维性

    龚生明;

    <正> 廿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我国话剧舞台上出现了多种空间形式,原有的镜框式舞台被突破了,代之而起的是四面观众的空间舞台,有的虽是镜框式舞台,但空间的表演区却从舞台延伸到观众厅和前厅,使整个空间开放。观众由原来的被动观赏变成直接参与戏剧的半活动;由原来的视听觉感受发展到多感官感受。这一系列的变化,使人们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戏剧空间究竟是四维性的还是多维性的?过去所认为的舞台是“四维空间”能不能解释今天的戏剧空间现状,对于多感官感受的空间要不要给它一个符合实际的名称呢?

    1984年02期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 舞美理论研究的新起步——三省一市舞美理论座谈会摘记

    芊文;

    <正> 浙江、江苏、安徽和上海“三省一市”舞美理论座谈会于今年3月1日至3月10日在杭州召开,这是继1980年和1982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舞台美术理论座谈会和全国舞台美术展览会之后的一次地区性的大型学术会议.出席大会的三省一市与会代表和来自全国各兄弟省市的来宾、专家共一百六十余人。大会收到专题学术论文共五十四篇。大会围绕舞台美术功能与多样化、舞台灯光艺术、戏曲舞美创新、为八亿农民服务、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感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1984年02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 我院戏剧研究所举行学术报告会

    俞;

    <正> 为了总结我院建院三十几年来的教学成果,促进戏剧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并准备为戏剧战线以及群众文化提供咨询和接受委托研究项目,我院经中央文化部审核批准,于1983年4月,建立了一个多学科的戏剧研究所。这个所建所一年来,由于思想明确,人员精干,领导比较得力,科研成果比较丰硕,十二名研究人员,已完成了十三篇学术论文。他们在研究方向上,既注重基本理论研究,也注意应用理论研究,并经常关心、注意戏剧界实际,上海第二届戏剧节演出的几个得奖剧目,如《阿混新传》、《婆婆妈妈》、《春之园舞曲》都得到了研究所帮助,由研究所派出研究人员担任导演,使艺术质量得到提高。为了开展学术交流,研究所于五月二日至十日,举行六次学术报告。报告人以中、青年为主体。报告会由研究所研究人员、副所长吴瑾瑜主持,出席会议的有上海社联副主席罗竹风、剧协副主席姚时晓、以及上海、浙江、江苏戏剧界人士及学院教师、同学二百余人,我院新任院长陈恭敏同志在致词时,对研究所工作

    1984年02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悼田稼同志

    吴祖光;

    田稼同志(原名叶林康,曾用名叶秋平)系我院表演系副教授、系主任,中共党员。江苏常州人,一九一九年生,不幸于1984年1月14日因病逝世,终年六十四岁。田稼同志早年喜爱文艺,抗战前期,曾参加武进青年抗敌服务团(我党领导的团体)、上海救亡演剧队第八队(即现在湖南省话剧团的前身),从事演员和导演工作,宣传抗日救亡。1943年初到重庆,参加中国艺术剧社,曾协助《新华日报》编辑部排演剧目欢迎毛主席,出席了毛主席召开的影剧界(秘密的)座谈会。1945年冬,参加上海剧艺社。1947年至1949年先后在山东及大连担任艺术教育及编导工作。1949年9月调任山东省人民文工团业务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任华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主任(华东大学与山东大学合校后仍任原职),并被选为山东省剧协副主席。1952年9月,参加上海戏剧学院(原名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建院工作,历任教务处副主任及表演系副主任。1963年调上海青年话剧团历任导演、副团长、团长。1980年调回上海戏剧学院任表演系主任。田稼同志为我国戏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毕生的努力。他在教育与导演的岗位上工作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不愧为优秀的导演和戏剧教育家。他的逝世,是艺术教育事业的一大损失。本刊发表一组纪念文章和田稼同志的遗稿,以此寄托我们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1984年02期 75-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 怀念田稼同志

    张瑞芳;

    田稼同志(原名叶林康,曾用名叶秋平)系我院表演系副教授、系主任,中共党员。江苏常州人,一九一九年生,不幸于1984年1月14日因病逝世,终年六十四岁。田稼同志早年喜爱文艺,抗战前期,曾参加武进青年抗敌服务团(我党领导的团体)、上海救亡演剧队第八队(即现在湖南省话剧团的前身),从事演员和导演工作,宣传抗日救亡。1943年初到重庆,参加中国艺术剧社,曾协助《新华日报》编辑部排演剧目欢迎毛主席,出席了毛主席召开的影剧界(秘密的)座谈会。1945年冬,参加上海剧艺社。1947年至1949年先后在山东及大连担任艺术教育及编导工作。1949年9月调任山东省人民文工团业务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任华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主任(华东大学与山东大学合校后仍任原职),并被选为山东省剧协副主席。1952年9月,参加上海戏剧学院(原名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建院工作,历任教务处副主任及表演系副主任。1963年调上海青年话剧团历任导演、副团长、团长。1980年调回上海戏剧学院任表演系主任。田稼同志为我国戏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毕生的努力。他在教育与导演的岗位上工作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不愧为优秀的导演和戏剧教育家。他的逝世,是艺术教育事业的一大损失。本刊发表一组纪念文章和田稼同志的遗稿,以此寄托我们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1984年02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悼秋平

    刘斐章;

    田稼同志(原名叶林康,曾用名叶秋平)系我院表演系副教授、系主任,中共党员。江苏常州人,一九一九年生,不幸于1984年1月14日因病逝世,终年六十四岁。田稼同志早年喜爱文艺,抗战前期,曾参加武进青年抗敌服务团(我党领导的团体)、上海救亡演剧队第八队(即现在湖南省话剧团的前身),从事演员和导演工作,宣传抗日救亡。1943年初到重庆,参加中国艺术剧社,曾协助《新华日报》编辑部排演剧目欢迎毛主席,出席了毛主席召开的影剧界(秘密的)座谈会。1945年冬,参加上海剧艺社。1947年至1949年先后在山东及大连担任艺术教育及编导工作。1949年9月调任山东省人民文工团业务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任华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主任(华东大学与山东大学合校后仍任原职),并被选为山东省剧协副主席。1952年9月,参加上海戏剧学院(原名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建院工作,历任教务处副主任及表演系副主任。1963年调上海青年话剧团历任导演、副团长、团长。1980年调回上海戏剧学院任表演系主任。田稼同志为我国戏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毕生的努力。他在教育与导演的岗位上工作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不愧为优秀的导演和戏剧教育家。他的逝世,是艺术教育事业的一大损失。本刊发表一组纪念文章和田稼同志的遗稿,以此寄托我们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1984年02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我们怀念您——田稼老师

    田稼同志(原名叶林康,曾用名叶秋平)系我院表演系副教授、系主任,中共党员。江苏常州人,一九一九年生,不幸于1984年1月14日因病逝世,终年六十四岁。田稼同志早年喜爱文艺,抗战前期,曾参加武进青年抗敌服务团(我党领导的团体)、上海救亡演剧队第八队(即现在湖南省话剧团的前身),从事演员和导演工作,宣传抗日救亡。1943年初到重庆,参加中国艺术剧社,曾协助《新华日报》编辑部排演剧目欢迎毛主席,出席了毛主席召开的影剧界(秘密的)座谈会。1945年冬,参加上海剧艺社。1947年至1949年先后在山东及大连担任艺术教育及编导工作。1949年9月调任山东省人民文工团业务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任华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主任(华东大学与山东大学合校后仍任原职),并被选为山东省剧协副主席。1952年9月,参加上海戏剧学院(原名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建院工作,历任教务处副主任及表演系副主任。1963年调上海青年话剧团历任导演、副团长、团长。1980年调回上海戏剧学院任表演系主任。田稼同志为我国戏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毕生的努力。他在教育与导演的岗位上工作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不愧为优秀的导演和戏剧教育家。他的逝世,是艺术教育事业的一大损失。本刊发表一组纪念文章和田稼同志的遗稿,以此寄托我们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1984年02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俞振飞率上海昆剧团来院演出——我院师生与昆剧演员举行座谈

    风;

    <正> 三月九日下午,著名表演艺术家俞振飞率上海昆剧团来我院演出。我院师生为精美的昆曲艺术所倾倒。老院长苏坤在欢迎讲话中指出,邀请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来院演出,是我院的一个优良传统。几十年来,我们曾邀请周信芳、盖叫天、俞振飞等表演大师来院作示范演出;我们还曾请外地剧团,如广东潮剧、河南豫剧、山东柳子戏、吕剧等剧种的剧团来院作精彩表演。这些演出,包括今天的昆剧演出,是给我们上最好的表演课,这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高艺术修养,促进话剧的民族化,是必不可少的一课。

    1984年02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排演《文成公主》的教学散记

    <正> 参加藏族班排练《文成公主》的教学工作,向教学组同志学习具体贯彻民族政策和教育方针,感受到亲密无间的师生友谊,对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等有了新的认识;又喜看这支藏族话剧新苗,在党的培育下成长得如此迅速而茁壮,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藏族班教学组的工作经验,对我们表演系今后续办民族专修班和改进本科专业课的教学都很有价值。目前正通过毕业演出检验教学成果,暂时还未能全面而系

    1984年02期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 关于一年级表演课“小品练习”的教学

    <正> 过去,我们把表演课程分列为两个科目:“基训”与“排演”。前者是有关表演技巧诸元素的基本练习,约须进行两年,第二学年下学期才有小组交流练习;后者从第三学年开始,学生就要接受创造角色的任务。这

    1984年02期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 《费加罗的婚礼》导演阐述札记

    <正> [关于作者的简介]博马舍(1732~1799年)是十八世纪后半期享有世界声誉的法国重要作家。除了剧本,他还写过诗歌、歌剧和戏剧理论等,都适应当时启蒙运动和人民革命的要求。他的代表作“费加

    1984年02期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 舞台人物形象——演员、导演的共同创作

    胡导;

    <正> 舞台人物形象主要是演员创造的,但也是演员和导演,并通过导演和各个舞台艺术部门共同创造的。本文就是要论证这个命题:舞台人物形象——演员、导演的共同创作。

    1984年02期 100-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 我怎样朗诵

    舒绣文;舒兆元;

    <正> 不少青年同志听了我的朗诵,看了我的演出后,来信询问我许多朗诵诗歌的有关问题,例如怎样做朗诵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怎样处理诗

    1984年02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 也谈电影和话剧表演艺术的异同——和宋崇同志商榷

    吴亚山;

    <正> 《戏剧艺术》八三年第三期登载了宋崇同志的文章《浅论电影和话剧表演艺术的异同》。我认为这篇文章对表演艺术的观点不准确,只看到电影和话剧的形式上的差异,而没有看到它们本质上的相同。我想就以下三个方面与宋崇同志商榷。

    1984年02期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哥格兰表演艺术论新探

    周志晓;

    <正> 法国演员别努阿——康斯坦·哥格兰是“表现派”表演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传统的认识中,他的理论被归结为表现角色外部形式的无动于衷的表演。然而,奇怪的是哥格兰与那位主张“合一”的英国演员欧文都同样赞扬法国演员塔尔玛的表演;都在不同程度上批评“表现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狄德罗。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得出的结论是:哥格兰的表演理论被歪曲了。

    1984年02期 116-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8K]
  • 古优辨

    沈扬;

    <正> 先予申明,本文所论的“古优”,主要指三国时期以前的优而言。古优起自何时,因无确切的资料,迄今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主要原因是,在古代史家的眼里,优的地位卑下,所作所为不过是调笑戏弄而已,不值一顾。后来,优参加了政治斗争,在历史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才在史籍中占了一席之地。然而,这些资料的数量是微乎其微的。正由于仅仅是吉光片羽的记录,因此稍有疏忽,就很容易对古优的理解产生偏差。

    1984年02期 127-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 南宋“温州杂剧”产生问题的商榷

    郑西村;

    <正> 小引“温州杂剧”在它诞生的时候起,就已经具备了中国古典戏剧应具备的条件,是一个集结并融合前阶段各种民间艺术形式,组成综合艺术整体的中国古典戏剧典型。近人甚至认为“温州杂剧”是中国戏曲具体形成的一个起点(见周贻白《中国戏曲论丛》),这一看法颇有见地。对于南宋温州杂剧的产生和形式的探讨,中国戏剧的研究者一向因为文献缺乏而依赖推想较多;又由于对宋元明间有限史料的分析鉴别时,持有不同的侧重点,因而结论尚未能趋于一致。拙文试图先弄清几个基本概念,然后就有关温州杂剧的产生问题,提出我们的意见,以供商榷。

    1984年02期 13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 一次民族团结的集会

    吴亚山;

    <正> 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委托,我院首次开办的广西少数民族编导进修班。有20名学员包括壮、苗、瑶、仫佬族等,四月三日(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人民如火如荼的歌节。清晨全班同学乘校车开往上海风景区淀山湖进行民族节日活动。我院党委书记何添发、副书记刘怀庆、昆曲表演艺术家、副教授方传芸、班主任郭东篱、何信之等老师也一同前往和少数民族同学共渡节日。三月三对歌节,壮族人民谓之“赶圩”,汉族曰“踏青”,这一天青年男女集体对歌表示自己的爱情,(电影刘三姐就以此题材拍的),一般都穿着盘金绣缎,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打着花伞,吹着芦笙,摆动着五彩绣球,挥舞着吉祥喜庆的龙凤旗,唱春牛、舞扁担,在鞭炮鼓乐声中兴高彩烈去参加歌会。我院广西少数民族编导进修班同学,把对歌的活动按排在湖旁新建的大观园前,用壮族语言对歌,跳壮

    1984年02期 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半个明星的遭遇——兼谈我们戏剧中现存的市民倾向

    陈艰;

    <正> 对沪剧《一个明星的遭遇》,我曾发表过“这是一个以市民的眼睛来看世界的戏”那样的意见,有的同志对此颇不以为然。我却至今不悔。不但不悔,而且以为它代表当前戏剧中一股势头不弱的倾向,还大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遭遇》里的“明星”是以真名实姓出现的周璇,所谓“遭遇”就是她的遭遇。她遭遇了什么呢?——歌舞团里一位并不重要的演员偶然被推到舞台上唱了一支爱国抗战歌曲,大受欢迎,得到进步音乐家和导演支持以及拍电影的机会。但在拍摄过程中,她的养父却将她卖给了妓院。于是,一位“大老板”和他的干儿子洋场恶少出面为周赎身。赎身后周璇虽得以与爱人成婚,却始终摆脱不了这恶少的纠缠,终于轻信谗言与爱人离婚而与他同居。抗战胜利后,虽有进步力量来争取她,但周不幸怀孕,与恶少同去香港。最后钱被骗尽,人被抛弃而毁灭……从这梗慨就可以看出,戏里的“遭遇”几乎全部是周璇私生活,主要是婚姻生活上的遭遇。既

    1984年02期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 谈《茶馆》三幕戏三个结尾的处理

    史承钧;

    <正>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通过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演员等许多同志的创造性劳动,在国内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给老舍赢得了“世界文豪”的声誉。在《茶馆》的演出中,总的说来,他们是忠于老舍的作品

    1984年02期 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南国社史料拾零

    南一明;

    <正> 一、艺术鱼龙会田汉廿九岁任上海艺术大学校长时,因学校经费极度困难,曾举办过一次“艺术鱼龙会”的话剧、新歌剧的联合公演,在本刊1979年第三、四期合刊上,已由刘汝醴写过一篇《记上海艺术大学的鱼龙会》一文,但仍有遗漏之处,近查得《申报》本埠增刊1927年12月18日“剧场消息”中刊有《上海艺术鱼龙会消息》;又同上增刊1927年12月24日刊有《上海艺术鱼龙会之最后一日》情况报道;还有同上增刊1927年12月28日《艺术界》中刊有楼金声的《鱼龙会

    1984年02期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有关布莱希特在中国的译介史料补充

    沈建翌;

    <正> 随着我国布莱希特研究的逐步深入,最近,考察和分析布莱希特在中国的译介过程,已开始成为评论界关注的问题。《戏剧艺术》一九八三年第四期所译载的夏瑞春《布莱希特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国戏剧的影响》一文,其材料之充实,论点之中肯,是至目前为止最引人注目的一篇(可惜的是,这项本来应由我们自己来完成的工作,却让国外学者捷足先登了)。

    1984年02期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上海青年话剧团公演《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禺华;

    <正> 今年四月二十三日,是世界戏剧伟人莎士比亚诞辰42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上海青年话剧团在我国首次公演了《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此剧是莎士比亚创作成熟期的杰作。写于1607年。对于该剧,国内外历来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在演出上各有不同的处理。该剧导演胡伟民认为,现在演出这个戏要考虑到廿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和传统美学观。他以安东尼的戏剧矛盾为中心,对原剧的人物和情节进行了一些删改。舞美设计李汝兰为演出提供了一个中性舞台装置。剧中主要角

    1984年02期 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国内·外戏剧动态

    <正> 话剧创新思潮初探应群同志《话剧创新思潮初探》一文(载《当代文艺思潮》83.6)指出,粉碎“四人帮”以来,话剧创新思潮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七六年到七八年,四人帮刚粉碎,许多重大历史问题都没有澄清,剧作家首先想到的是作品的思想内容,而在作品的艺术形式上主要是沿用中国现代及当代用的戏剧结构、戏剧形式,人们的戏剧观主要还是易卜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式的,形式上的创新和探索还没有被意识到,更没付诸创作实践。二、七九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诞生和发展,文艺领域也出现更加繁荣的局面。话剧创作中,出现了《我为什么死了》等在艺术形式上有所创新的剧本,创新思潮也就在

    1984年02期 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