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戏剧的思考

    1985年12月20日,上海市委宣传部思想研究室和本刊编辑部联合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实际上是一次哲学界、史学界和戏剧界的对话。长期以来,戏剧界习惯于就戏剧论戏剧,又常为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困扰不已,有无可能超脱一些,亦即超越具体问题,甚至超越戏剧自身,以更广阔的视野,从更高的思想层次思考戏剧的现状和戏剧的发展呢?与哲学界、思想界的对话,是提供这种可能性的途径之一。座谈会上时有争辩,妙论纷呈。此处摘登发言片断。因未经发言者审核,如有不符原意处,概由本刊记者负责。

    1986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 关于“戏剧文化”的几点思考

    丁罗男;

    <正> 作为一个系统的戏剧文化长期以来,我们的文艺、戏剧理论深受分解式的研究方法和单向思维模式的局限,以致在许多问题上就事论事,各执一端,它的弊病现在已经越来越显示出来了。随着当前关于戏剧观问题讨论的深入,同时为了使戏剧史研究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我认为已经有必要从更大的规模和更高的层次上分析归纳戏剧现象了。

    1986年01期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 西方现代戏剧的哲理化倾向及其表现形式

    荣广润;

    <正> 戏剧作用观众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传统的戏剧的回答是:感情。自古希腊以来,戏剧历来强调的是以情感人。亚理斯多德在《诗学》中论述悲剧的效果时曾说:“我们不应要求悲剧给我们各种快感,只应要求它给我们一种特别能给的快感”,而“这种快感是由悲剧引起我们的怜悯与恐惧之情”。这一观点在两千多年戏剧发展史上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可是,从上世纪末开始,越来越多的

    1986年01期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 中国戏剧观念的历史演进

    陆炜;

    <正> 当前,我们处在一个戏剧观念变动的时期。这种变动的范围和性质是什么呢?如果对戏剧观念的历史演进作一点中西比较,那么可以发现明显的不同之处。在西方,无论是古典主义戏剧规范的建立,还是正剧打破悲、喜剧的界限,或是浪漫主义戏剧兴起,以至写实主义演剧的出现,其间一浪推一浪的发展,都是社会的进步对戏剧提出了新的社会

    1986年01期 2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 戏剧符号学导引

    胡妙胜;

    <正> 戏剧符号学是由布拉格结构主义开创的。1931年在捷克斯拉伐克,奥塔卡·齐奇(OtakarZich)和让·莫卡洛夫斯基(Jan Mukarovsky)各自发表了他们的论文:《戏剧艺术美学》和《试析演员现象的结构》,由此开辟了以符号学方法研究戏剧的前景。到了六十年代,随着符号学的发展,象电影符号学和建筑符号学一样,戏剧符号学也名符其实地成为一门学科。它

    1986年01期 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 戏剧演出中记号间的相互关系

    陈明;

    <正> 整体>各孤立部分的总和作为交流的记号之内核包含着一种指代关系,即由在场以供关照的表示成份(能指),指向不在物的被表示成份(所指),或是不能显露的被表示成份(意指)。在戏剧演出中,举止可以是内心的能指;语调可以是情感的能指;物质可以是概念、精神的能指;而强化了的物体肌理往往被作为主题思想的能指。

    1986年01期 4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8K]
  • 戏剧的十三个符号系统

    T·考弗臧;李春熹;

    《戏剧的十三个符号系统》是从 T·考弗臧的《文学和斯白克达克勒》(《Littérature et specta-cle》)一书的第三部分“在符号的世界里”摘译的。在这部分里,作者以大量生动、有趣的戏剧例证,说明了符号的概念、能指、所指和意指作用以及戏剧符号的特性问题,并对戏剧演出所运用的主要的符号系统的形态、功能等进行了多层次的分类研究,对愿入此道者很有裨益。作者在讨论中所涉及的戏剧符号的系统特性问题,多层意指结构及意义生成与转换问题,戏剧符号的知觉和阐释问题,符号的“经济”问题等,则可视为戏剧符号学所应进一步开拓的一些重要领域。作者自己认为这部分的材料特别丰富,因此打算以此为基础再写一部关于戏剧艺术的符号学专著。“斯白克达克勒”是法语 Spectacle 的音译。这个词在法语、英语中都有“景象”、“场面”的意义,法语中还有“戏剧”、“演出”的意义。本书是在美学的意义上指那些诉诸观者视听、特别是诉诸视觉的(以戏剧和电影为代表的)运动着的时间和空间的表现形态。作者在书中主要是从美学的、主题的、符号学的三个方面,讨论了对“斯白克达克勒”艺术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即与文学的关系问题。由于作者锐敏的洞察力、缜密的论证以及他对问题的分类、整理,使得本书成为最具独创性的研究著作之一。而且,本书没有那种此类著述常犯的难解、晦涩的毛病,全书平易、易解,这更是难得的。正因此,它才经常为符号学的研究以及最近的戏剧美学研究的著作所引用,并荣获了“波兰科学院奖”。考弗臧的这部著作一九七五年用法语和波兰语在巴黎和华沙同时出版。本文是从渡边淳先生的日译本转译的,翻译过程中曾得到中央戏剧学院日本留学生小笠原周先生的指教,刘新月同志在法语方面提供了帮助。

    1986年01期 6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 莎士比亚中期喜剧与舞台表现手法

    李浤;

    <正> 莎士比亚中期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如愿》、《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与《第十二夜》)具有强烈的民间性。民间性不仅蕴含在题材来源、人物面貌及语言方面,也在舞台表现手法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要真正研究清楚莎士比亚的中期喜剧,还必须从平面的文字剧作引伸到立体的舞台创作,去感受、去体会、去分析。这样才能明白,莎士比亚作为一个不朽的舞台剧作家的魅力来自哪里,他又是如何将许多非戏剧作品里的民间性因素进行戏剧化的,也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懂得莎士比亚的作品。

    1986年01期 7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 二十世纪英国莎剧演出的三大流派

    徐斌;

    <正> 莎士比亚的戏剧距今已有数世纪之隔,在文学水平和欣赏水平都已大大提高的二十世纪里,它似乎不能引起现代观众的太大兴趣。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在二十世纪的英国戏剧舞台上,莎剧仍然生机蓬勃,历演不衰。仅就这个方面而论,历史上任何一位戏剧家都无法和莎士比亚相媲美。莎剧之所以能够保持活力以至如斯,其主要原因在于二十世纪结束了“书

    1986年01期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 戏曲演出特性探索——论虚拟性

    沈尧;

    <正> 虚拟性是戏曲演出形式的特点。它是在基本上没有景物造型的舞台上,运用虚拟动作调动观众的联想,形成包括环境、事件、人物关系等因素的特定戏剧情境,创造一定的舞台形象的一种独特的舞台表现手法。这种虚拟手法的产生是有历史原因的;特别在东西方戏剧的比较中,戏曲虚拟手法的产生更显示出自己的历史具体性。研究戏曲演出形式的虚拟性特点,也需要从探讨虚拟手法产生的历史原因做起。

    1986年01期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 论戏曲艺术的长和短

    安葵;

    <正> 在近年的讨论中,人们对戏曲艺术的优劣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戏曲在内容上是陈旧的,甚至是传播封建思想的渠道,有的同志认为戏曲艺术形式落后,“戏曲这种形式本来就已使观众们不感兴趣了”。另一方面有些同志在强调戏曲的优点时又把戏曲说得似乎十全十美。我认为这

    1986年01期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 中西戏剧的起源比较

    陆润棠;

    <正> 戏剧的产生主要来自人类模仿的本能。中西戏剧的起源以及发展,有一定程度的相似。这相似的地方,乃来自与宗教祭祀活动有关。古代宗教祭祀产生之时,亦即是戏剧萌芽之时。在古代宗教祭祀活动,人类本能的戏剧模仿与宗教仪式混合,产生了仪典化的活动,随着时间转化,宗教色彩逐渐减少,世俗化色彩相应增强,直至戏剧模仿完全脱离宗教活动,而成一独立之表演形式,此乃戏剧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1986年01期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 社会变革与戏剧运动

    王永敬;

    <正> 一、从英语《凤还巢》谈起最近有幸看到美国戏剧学博士魏莉莎翻译并执导、由美国夏威夷大学戏剧系实验剧团演出的京剧全部《凤还巢》的录相,令人激动,也令人深思。这次演出,唱词和对白全部用英语,演员和乐队全部由美国学生担任;而同时在舞台艺术的一切方面又都完全遵照京剧的固有程式、原理和风格。他们的演出

    1986年01期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 寻找和探讨戏剧中的节奏

    凯瑟琳·乔治;赵耀民;

    <正> 如同老哈姆雷特的鬼魂使警戒的卫兵困惑不安一样,节奏似乎也常常叫我们捉摸不定。当我们寻找它时,它隐匿不露;而当我们谈论着什么时,它却不期而至——仅仅一闪而过。凭借其固有的性质,节奏是迷人而且有力的,但象鬼魂一样,它不再回答口令。在它将要显现时,我只能心甘情愿地让它显现;在它显现时,我与其命令它开口从而把它吓跑,倒不如干脆尽我所能地去追踪它的行迹;它对我显现的形态能持续多久我就追踪多久。我希望我的观察将对其他诸位鬼魂的追踪者们有所裨益。

    1986年01期 11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 本刊召开编委会

    <正> 【本刊讯】86年1月22日下午,本刊召开了编辑委员会,在沪的编辑委员和编辑部全体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主编陈恭敏同志主持。夏写时同志代表《戏剧艺术》编辑部向编委们汇报了85年刊物的编辑工作,提出了86年办刊的计划与打算。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刊物上提出了戏剧理论研究方法的改造更新问

    1986年01期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西洋服装史参考图谱

    孙浩然;

    <正> 前言艺术构思需要借助物质形式予以体现.任何从事艺术创作工作的人都需要和具体的形象打交道。我国从事服装专业的创作人员(包括生活服装设计和各种舞台演出服装设计)以及广大的业余服装设计爱好者都很想知道一些有关古今中外服装的历史上的纵向衍变,也想知道各国服装在各个历史阶段发展中的横向联系,然后再步步深入地去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民族服装的源与流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向。不论从那种角度来看,这都是一项相当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全部服装史可视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1986年01期 12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11K]
  • 上戏园喜庆四十校庆 熊佛西铜象落成揭幕

    <正> 【本刊讯】十二月一日,是我院四十周年校庆纪念日。为纪念学院建校四十周年,缅怀老一辈戏剧家创建我院作出的光辉业绩,十二月二日,学院全体师生、各个时期的校友和有关负责同志近千人欢聚一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纪念活动。

    1986年01期 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舞台、银幕表演浅识

    徐娅;

    <正> 在谈到话剧和电影的表演时,人们总是认为话剧表演的特征在于“夸张、夸大”。其实和电影一样,话剧表演的这种“夸张”(电影又何尚不需要“夸张”、“夸大”呢?只是电影的“夸张”、不仅有演员的表演,更大程度上还有镜头的处理)是由其不同的艺术特性所决定的。

    1986年01期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浅谈摹拟技巧

    杨新洲;

    <正> 不少被观众肯定的优秀演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形象感丰富,摹拟能力强。著名演员赵丹、兰马、石挥、谢添等都是摹拟大师。校友游本昌也是一个善于观察摹拟的演员,他学生时就喜爱摹拟各类人物,如歌唱家、舞蹈家、列宁、卓别林、希特勒,都摹拟得维妙维肖。严顺开在扮演“阿 Q”以后又在《阿混新传》里成功地扮演了与自己年龄相差廿岁的杜小西。童超扮演的庞太监与雷军长,完全判若两人。石挥的慕容天赐与《我这一辈子》的警察也都性格造型各异。就我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神赐”“喜旺”“基度山”“达子”“西尔瓦”“一平”等也都各不相同,这都与摹拟观察这一表演艺术的特殊技巧分不开。

    1986年01期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 文摘与动态

    <正> 叶廷芳以此为题在《戏剧报》85年第10期撰文指出:当我们的视线落在欧洲十九世纪末期,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奇观:文化艺术的所有重要领域,包括文学、戏剧、美术、音乐、建筑、服装乃至室内陈设等等,纷纷起来反对传统的形式,其步伐之齐,声势之大,前所未有。这一惊人现象标志着人类审美观念的大跨度飞跃。

    1986年01期 15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