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剧功能系统演论

    黄爱华;

    <正> 当前,探求戏剧的本体意义,在戏剧界已几成一股热潮。但是,在理论家们争先就“戏剧发生论”、“戏剧本质论”、“戏剧形态论”、“戏剧发展论”等热门话题著书立说的时候,处在戏剧理论所有领域的交界和核心位置的戏剧功能问题,却反而被大大忽视和冷落了。戏剧“干什么”?这是每个戏剧研究者都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且答案应该是有别于文学“干什么”或音乐“干什么”的。戏剧作为多种艺术成分的综合体,应具有多方面的功能特性和意义;且这些多方面的功能,又是以组成一个“稳定状态”的功能系统来发挥作用的。本文试图探讨的,就是这样一个戏剧功能系统。一、一个饶有兴味的艺术功能图表模型

    1992年01期 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 论中国戏曲表演的艺术精神

    李春熹;

    <正> 对中国戏剧界来说,“传统”是一个极富魅力的字眼,是一个引为自豪也易引起争论的字眼。从戏剧是一种演出艺术、是演员当众表演故事的角度说,世界三大古剧中的古希腊戏剧和印度梵剧,都曾湮没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迷雾中了,而唯独中国戏曲却神奇地、顽强地生存,发展了下来。从汉唐歌舞戏到宋元南戏和杂剧,到明清传奇,到清代地方戏,到近代京剧的崛起和现代戏曲的蓬勃发展,中国戏曲经历了千百年历史风雨的考验,不断地变换着艺术面貌以适应着时代和群众的需要,但流淌在它肌体内的艺术精神却始终未曾中断、未曾丧失;不但未曾中断和丧失,反而是不断地积累着、强化着,从而形成了一个延续了千百年的艺术传统,这一传统使中国戏曲至今仍闪射着动人的艺术风采。

    1992年01期 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 论东方演剧体系存在的可能性——“亚洲传统戏剧国际研讨会”专题研讨纪要

    蒲逊;

    中国戏剧家协会与国际剧协中国中心主办的“亚洲传统戏剧国际研讨会”1991年12月1日至7日在京举行。二十多个国家的百余位学者参加会议并提交论文。会议期间,曾就学者感兴趣的问题分组专题研讨。“有关东方演剧体系各种意见的研讨”共讨论两次(5日下午和6日下午)。发言踊跃,时有争论,意犹未尽。该专题研讨会主持人:薛若琳(5日下午因事未能出席)、夏写时。英语口译:胡冬生、徐雁、展玉成;日语口译:丛林春。对于当代学者,如无法(不能)满足于对旧问题新的回答,为什么不重新设计问题?一个经过思考的问题,其意义当胜过一个未经思考的论断。希望以下的讨论纪要能引起一些读者的兴趣。

    1992年01期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 亚洲传统戏剧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正> 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国际剧协中国中心主办的“亚洲传统戏剧国际研讨会”,1991年12月1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者有国际、国内知名学者一百余人。大会发言与分组专题研讨交替进行。专题研讨设“有关东方演剧体系各种意见的研讨”、“东方戏剧传统的继承、发展与革新”、“东方戏剧演员的训练和培养”三组。后二组分

    1992年01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戏剧发生学二题

    翁敏华;

    <正> 性崇拜与戏剧的发生和发展在民俗信仰中的所谓“性崇拜”,一般包括性交崇拜、性器崇拜和繁育崇拜。在被视作戏剧源头的远古祭祀和民间活动中,许多伴随着、渗透着性崇拜意味,有的本身就以性崇拜为主要内容。而且这种民俗的性崇拜意识对后世戏剧的发展,也投有这样那样的影响。已知人类最早的戏剧形式是四千多年前印度的“湿婆”。湿婆当时被当作“生成”之神崇拜,又是主司音乐、舞蹈和戏剧的神。祭祀“湿婆”的寺院里至今不设偶象,只以牛或男根模型作为湿婆的象征而祈祷之。《罗摩衍那》中有湿婆与女神优摩之间历时百年的一次交媾的情节,而酬谢祈祷湿婆神的“演出”形式很有可能是“背诵的史诗传说与古代哑剧艺术的合并。”或许正是用背诵史诗和哑剧模拟的手段将性交场面敷演于祭坛,也就是戏坛上的。另一个在戏剧发生学上有名的希腊“酒神颂”中,也有掺有明显的性崇拜、性狂欢活动。酒神狄俄倪索斯原不是希腊的本土神,他在本土埃及被祭祀时,已经伴有对男根模型膜拜的程序,被希腊引进后,更发展为由酒神信徒们抬着神象,举着男根模型游行的场面。

    1992年01期 2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 戏曲声腔、剧种论

    余从;

    <正> 戏曲声腔剧种研究,是戏曲学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分支学科。从戏曲的历史与现状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阐述什么是戏曲声腔?什么是戏曲剧种?它们之间又是一种什么关系,是研究这一分支学科必须加以界定的问题。本文在学习前人和当代戏曲专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戏曲声腔、戏曲剧种两个部分,作出探讨,就教于各位学者。

    1992年01期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 藏戏艺术与民间文化艺术的历史渊源

    边多;

    <正> 由于对藏族戏曲艺术缺乏较为全面的总体上的研究,因此曾有人把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个藏族戏曲剧种,统统被误称做“藏戏”,因而在这一研究领域内曾出现过其说不一的混乱现象。随着对藏戏艺术研究的深入发展,事实已经说明,藏民族不仅有历史悠久的民族戏曲,而且还有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戏曲剧种。“藏戏”这一名称只能做为整个藏族戏曲剧种的总称,至于单一的剧种,仅在我们西藏地区就有以下五个: 一是在公元七、八世纪已形成,起源于藏民族发祥地雅隆地区的白面具戏。这是整个藏族戏曲剧种的母体剧种。但由于它的许多表演艺术形式,过多地停留在较为原始的水平上,因而它早已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二是公元十四世纪晚期由著名云游高僧汤东杰布在白面具戏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而成的蓝面具戏。这一剧种起源于后藏地区,它是在整个雪域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各种表演技术最丰富而较全面的剧种。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国家的重视和扶植下,该

    1992年01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 《上海戏剧》《戏剧艺术》两刊主编联席会谈

    <正> 92年元月十日《上海戏剧》《戏剧艺术》两刊主编举行联席会议。出席者为《上海戏剧》主编赵莱静、副主编傅骏,《戏剧艺术》主编夏写时,副主编邵绥玲。双方就当前戏剧理论问题、联合举办学术活动及加强双方今后的合作交流等事项进行磋商

    1992年01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论中国戏曲的神话精神

    廖全京;

    <正> 在人类文化史上,神话仿佛一个硕大比朋的彩色温床,从那里飞出来许许多多妙不可言的人类童年的梦幻。这些梦幻,仿佛许许多多绚烂瑰奇的种子,在漫长而又漫长的岁月浸泡下,萌芽、吐叶、抽枝、开花、结果。于是,又孕育出更多的绚烂瑰奇的种子。这些新的种子,分别叫做舞蹈、音乐、诗歌、戏剧……。所以,现代学者们不仅把神话视为民族艺术的源泉之一,而且把神话视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他们或者认为“神话产生于人类所有传统和地区的历史上,并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基本成分”;或者指出“神话创作,被视为人类文化史上至关重要的文化现象”;或者宣布“作为单纯的传说在故事化以前的原始神话,是一种巨大的文化力量。”

    1992年01期 5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K]
  • 孟姜女故事与上古祓禊风俗

    康保成;

    <正> 数千年前产生的华夏古俗,受现代文明冲击,已濒于灭亡的边缘。然而,在家喻户晓的孟姜女故事中,却残存着上古祓禊风俗的遗迹。其中湘西傩戏《孟姜女》保留的祓禊古俗较为完整。揭开这个事实,对于研究中国风俗史、宗教史、戏剧史,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下面让我们逐一展开论述。一、“祓禊”古俗觅踪祓禊之俗最迟西周时已形成。每逢春天二、三月,男女同到水边沐浴,兼有祛疾与择偶双重内容。“祓”本是“拔”字,言拔除、拂除病气之意,”禊”字就是修洁、净身的意思。古人认为,一切灾难、疾病与不祥,可以用清水洗掉。《周礼·春官·女巫》条云:“女巫掌岁时祓除畔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已如水上之类。畔浴,谓以香熏草药沐浴。”《诗经·郑风·溱洧》记周时郑国祓禊风俗,其第一章云:

    1992年01期 6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 戏曲影视片的实践与思考

    胡芝风;

    <正> 影视是戏曲最好的传播媒介,它不受演出时间地点的限制,一次播映可以有亿万观众同时收看,制成拷贝后,更可以多次广为播映。戏曲在坚持剧场演出的同时,通过影屏与千家万户的观众见面,是振兴、发展戏曲新的趋势,它越来越引起戏曲界的兴趣与重视。根据我国目前的影视戏曲片,大致有三种拍摄形式:一种是纪录式,完全按照舞台演出的原貌拍摄,即戏曲舞台纪录片。第二种是基本上保留戏曲的艺术特色,但又不囿于戏曲舞台的格局,而是运用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将舞台剧摄成影视片,即通称的戏曲电影片和戏曲电视片。第三种是按照电视艺术创作规律摄制的电视戏曲片,基本上是电视故事本(大多是连续剧)加上戏曲的唱段,这是近几年来探索的新品种,比如《曹雪芹》、《潘月樵》、《遥指杏花村》等。

    1992年01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 意识流程和影剧结构

    周端木;

    <正> 这里所说的意识流程,并不是学派上的名词,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用来泛指结构成戏的某种内核和它的表现方法及技巧。它年深日久地出现在戏剧电影领域,专门表现意识和不受理性控制的潜意识流动的状态,用以达到心灵激情显示的目的。这类影剧,渊源于意识流,自然受威廉·詹姆斯的影响很深。根据詹姆斯的说法,意识并不是一段一段出现的,象“链条”或“环节”之类的描述并不妥切,而是流动的,如河床流水一般。他把人类心理活动之中象流水一样活动的意识状况,用生动的形象作了比喻概括,确系重要的发现。这里牵涉到两个术语:意识和自由联想。意识是大家熟悉的,它指的是控制记忆、想象和反省的心理成份;而“自由联想”要复杂得多,它是指在人的意识松懈的情况下,自然的、下意识的思维活动,其中包括幻想、错觉、梦境、联想在内。可以这样说:自由联想是意识流程中控制思想素材流向的原则——意志对思想的影响越小或越松,自由联想的程度也越大。因而这类影剧几乎没

    1992年01期 8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 论戏曲现代戏艺术形式的“戏曲化”

    林瑞武;

    <正> 戏曲现代戏剧作的艺术形式(主要指剧作的人物塑造、情节结构、唱词道白以及相关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技巧等)做为剧作内容的存在方式,直接规定和制约着舞台演出的基本方式。二度创作的各部门,从导演、演员到音乐、舞美设计人员都是直接从这里寻找创作依据、创作风格而发挥各自的艺术才情的,所以戏曲现代戏演出的“戏曲化”首先取决于其剧本艺术形式的“戏曲化”。何谓“现代戏演出的戏曲化”?一方面,人们的思维贯性很容易以传统戏曲的演出样式做为参照系,认为“戏曲化”就是应当“象”传统戏曲的演出样式。这一来往往就会束缚创作者的手脚,使之不敢在戏曲的革新发展上迈出步伐,也很难创作出真正意义上的戏曲现代戏。另一方面,有些人从革新探索的良好愿望出发,把当代文学(主要是小说)、电影、话剧艺术的发展状态做为参照系,而不甚顾及戏曲原有的演出样式和艺术特点,或稍有顾及但并未做深入研究,认真揣摩,

    1992年01期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 有关舞台美术理论的思考

    邵绥玲;

    <正> 近十多年来,我国戏剧演出突破写实的束缚,在迈步走向多样化方面成绩斐然,几乎在十多年时间中走完了西方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舞台美术在这个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方面是广大舞美工作者勇于探索和实践,另一方面理论的活跃也是关键性的。理论探讨和争鸣不断展开,理论著作和翻译不断发表,使我们的视野为之开阔,思维为之活跃。由于工作关系我接触过一些理论文章,也曾经引起我一些思考,现在想就几个问题谈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992年01期 96-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 服装心理探微

    吕兆康;

    <正> 从规定情境出发,不仅是演员创造人物的基本要求,也是舞台服装师进行戏剧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当前艺术创作由外向内转化的情势下,一向以从事人物外部形象塑造为职责的舞台服装师,也应根据新的创作倾向,深化自己的设计思想,拓展对“规定情境”内涵的理解。所谓“规定情境”,不只局限于人物所处外部环境,还包括人物内部情境,即心理。舞台服装师的作品——角色的服装,虽然是人物的身外之物,但它却是人物内心的外化。评价戏剧服装的美感意义,主要不在于它的装饰何其华丽耀眼,而是视其能否使观众产生独特的心理效应。因此,探索和研究服装心理,就成为舞台服装师取得创造成功的一个关键。

    1992年01期 105-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 “伊丽莎白演员”与莎氏表演美学观

    胡导;

    <正> 一、“伊丽莎白戏剧”和三位最知名的演员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发展到最繁荣的阶段,是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中、后期(即自16世纪的70年代末至17世纪初)及继位的两个国王詹姆士一世时期(1603~1625)和查理一世时期(1625~1642);查理一世时开始有些衰微,但戏剧史家们还是把这三个时期的英国戏剧统称为“伊丽莎白戏剧”。在这之前,或者说早期的英国文艺复兴戏剧活动,主要表现为在剑桥、牛津等知名大学的人文主义学者们举行的学术研究性的,即把发掘出来的希腊,罗马古典剧作予以英国化的改编,由大学生担任演员的业余演出,以及为王室的礼庆、娱乐在宫廷举行的类似剧作由朝臣、侍从等作演员的业余演出,而流浪各地走江湖的民间职业剧团的演出当然也会受到大学和宫廷演出的影响。

    1992年01期 115-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0K]
  • 导演的舞台形式感

    安振吉;

    <正> 应该说,接受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从接受某种形式开始的,接受戏剧艺术也同样。因此,在深刻理解、把握剧本内在意蕴的基础上,寻找适合于揭示、体现该剧作内涵的独特舞台形式,是导演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同的艺术门类固然因所使用的艺术语言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式,即使是同一门类的艺术,由于我们所面对的具体作品的不同,也会具有各别的形式。特别是导演艺术,毕竟是在剧作者一度创造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必定包含着导演者个人与剧作者以至不同导演者不同的理解、感受,因而他所创造的舞台形式也必定有有异于剧作者和其他导演的独特之处。从事导演工作而又忌谈形式,甚至把舞台形式模式化,显然是不利于戏剧舞台的繁荣的,无形中也扼杀了导演的创造。

    1992年01期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 谈吴梅的戏曲序跋

    王卫民;

    <正> 《顾曲麈谈》、《曲学通论》、《中国戏曲概论》、《元剧研究》、《南北词简谱》等是吴梅先生在戏曲理论方面的重要著述。这些专著大都是为了教学而编写的讲义。其中固不乏真知灼见,同时也吸收了不少前人的研究成果。吴氏的戏曲序跋则不然。它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独出胸臆,一挥而就。如果我们以集腋成裘的态度看待的话,那么这些短小而又精炼的序跋则真正体现了吴梅先生的美学思想和研究功力。吴氏南北奔走、节衣缩食,收藏古曲本600余种。每得一本总要认真阅读,细细琢磨,并把心得体会写在书前书后或发表在出版物上。门生任讷(中敏)先生曾辑录94篇成《霜崖曲跋》三卷收入《新曲苑》(中华书局1940年出版)。后来徐益藩先生又辑《霜崖序跋》54篇加以补充(发表于1942年《戏曲》三辑)。1979年任先生嘱我重新辑录,先后得200余篇。编选《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出版)时,我从中选出专门谈论杂剧传奇的89篇和专门谈论曲史、曲目、曲集的20篇,分别起名《瞿安读曲记》和《瞿安序跋》收入其中。以上诸编与吴氏全部序跋虽有较大差距,但重要篇目基本上都包

    1992年01期 129-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 否定西方现代悲剧存在诸观点述评

    任生名;

    <正> 关于西方现代悲剧(Modern Tragedy)的理论是西方现代的悲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方悲剧理论史上一个新的有待进一步拓展的领域。19世纪以来,尤其是一次大战以来,社会人生意义上的悲剧已经进入西方人的生活,一度为批评家认为并证明已经死亡的戏剧意义上的悲剧也复兴了起来,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种种戏剧流派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呈现出一种向悲剧靠拢的趋势,西方现代悲剧现象的存在为愈来愈多的西方剧作家、批评家和戏剧理论家所肯定。然而,否定现代悲剧存在的诸种观点显然不能视而不见,因为其中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悲剧理论问题,尤其是尚无定论的现代悲剧(Modern Tragedy)理论问题。不用说,对否定现代悲剧存在的种种观点不进行一番具

    1992年01期 136-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 陈钧德副教授在港举办个人画展

    <正> 我院舞美系副教授陈钧德于九一年八月二十一日起,在香港著名的“爱丽斯”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展出的作品有静物、风景和人体共三十幅。其中的人体作品,是陈先生在香港大一设计学院和香港大学艺术系的现场示范作品。这些作品现已出版

    1992年01期 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毛古斯”原始戏剧品格解析

    于;

    <正> 张子伟在1991年第6期《戏剧春秋》上撰写的同题文章中,对湘西土家族“毛古斯”的基本品格作了解析,认为这种群体舞蹈与戏剧表演杂糅交织、浑然一体的“舞戏”,已初步具备了戏曲艺术的多重品格。一,写意性——模仿原则的诞生。“毛古斯”,即浑身长毛的古人,以渔猎为主要生存手段。所以,选取典型手段,模拟先民生活,是“毛古斯”再现创世先祖生活的一种写意手法。同时注意形体语气模拟,表现在外部形态上是结草为服,步履上表现为双膝微屈,臀部下沉,全身不停抖动.语气上则要求变嗓,强调“怪声怪气”、“怪腔怪调”,所以这样是为了模拟人类祖先两脚直立行走初期的典型姿

    1992年01期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环境戏剧的空间设计

    于;

    <正> 胡妙胜在1991年第六期《文艺研究》上以《开拓新空间》为题,探讨了环境戏剧的空间设计问题。胡文认为,尽管环境戏剧在表演、导演和剧作上都有其一定的特点,但其基本特征是对戏剧空间的使用。可以说,环境戏剧是一种以对戏剧空间使用为基础的演出方法。有意识地设计与使用整个戏剧空间是现代的戏剧运动,是二十世纪致力于革新的戏剧家为此不断探索的理想。与影视不同,戏剧是主体间的直接交往,是由演员与观众共同参与的活动。所谓剧场无非是戏剧活动的场所,或者说是演员与观众交往的场所,是他们共同参与的游戏空间。剧场的实质在于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制约着演员与观众的参与方式。对于不同的演出方式,观众卷入

    1992年01期 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接通戏曲艺术的生命之源

    于;

    <正> 因执导京剧《曹操与杨修》和《盘丝洞》而得到专家和观众肯定的京剧导演马科,在1991年11、12月号《艺木界》上发表的《人吃牛奶和牛吃牛奶》的文章中,谈到了“把话剧的心理技巧移植给戏曲演员”的问题。作者说自己曾是个“不大合格的京剧演员”,因演哪一行都成不了器,命运逼着他成了个“生、旦、净丑”都可演的“京剧杂家”;后来,因一个特殊的机会,使他有幸受到苏联专家主持的有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严格训练,成了一名合格的话剧演员。作者认为,京剧和话剧的双重训练,为他的导演工作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双重根基,使他有可能通过对

    1992年01期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上海人艺的“黑匣子”

    力;

    <正> 上海人民艺术剧院1991年9~10期院刊上,著名舞美设计师崔可迪以《小剧场艺木、“黑匣子”、〈留守女土〉》命名著文,文中谈到了1985年他在日本,1987年在布拉格所看到的国外小剧场“黑匣子”的演出情况,回国后他又在1989年南京小剧场戏剧节观摩了兄弟团的“黑匣子”设计。今年的《留守女土》演出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设计了“黑匣子”。崔可迪设计的主导思想是要使“黑匣子”能适应各种变化,特别是观众和演员的关系上,要能做到可以一面观众,可以二面、三面、四面观众,可以用布景,也可以完全不用布景。于是就设置了一圈活动屏风,将场地四周隔出一圈走道,便于演员候场和局部道具的上下场。

    1992年01期 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话剧万岁!

    力;

    <正> 童道明在1991年12月7日《文汇报》发表文章《话剧〈死水微澜〉观后》,对成都话剧团晋京参加交流演出的四川方言话剧《死水微澜》给予较高评价。他认为:看完《死水微澜》的演出,首先想到要表彰的不是小说而是话剧。该剧在北京最后一场演出谢幕时,有位青年观众甚至激动得振臂高呼:“话剧万岁!”一位接连看了两场《死水微澜》的导演则喜形于色地说:“这才叫话剧!”其实,在所有参加交流演出的二十余台话剧中,就数《死》剧与我们习惯看到的话剧样式相距最远。一走近剧场,看到它的舞美.一条接着一条排在舞台两侧的“白头贴子”。舞台上营造的不是那个时代的物质坏境,而是死水一般的精神背景。再说表

    1992年01期 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关于戏曲现代化

    晨;

    <正> 何为在“戏曲剧种与戏曲现代化”(载《文艺研究》91.6)中认为:我们今天创建新的戏曲剧种,是把它作为现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看待的,是一种现代化的戏曲。现代文化的含义以及它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首先需要讨论的问题。现代文化包含了传统文化所不可能有的内客,但现代文化不是凭空而来,它是传统文化合乎规律的发展。因此,今人视为传统文化的,在前人曾是现代文化,

    1992年01期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对孟姜女传说的再认识

    炎轩;

    <正> 张岩在《文艺研究》1991年第6期上发表的同题文章认为,孟姜女传说的产生,与我国母系制遗存现象的一次大规模破坏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在这几种服役成分中,最难理解的便是“赘婿”。据前人注释,“五十万人戍五岭”。赘婿作为一个主要服役成分,其人数恐怕不会少于十万。令人费解的是,当时为什么会存在如此巨大数量的赘婿可供秦始皇去捕捉与役使呢?对此,可在人类原始时期的社会结构与婚姻制度中找到解释。

    1992年01期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从现代心理学看传统戏曲文化

    炎轩;

    <正> 骆正在《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发表同题文章,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论述《贵妃醉酒》的艺术魅力。现代心理学发现,人们在产生色觉或听到音乐时的心理活动和态度,大致可分为“生理类”、“性格类”、“联想类”等若干类型。“生理类”是指欣赏者注重自己的身心感受。此类观众欣赏《醉酒》时,主要陶醉于梅兰芳韵味醇厚甜美的嗓音和美的扮相,他们是冲着“角儿”来看戏的。“性格类”的欣赏者,把看到的颜色或听到的声音都认为是直接具有性格的。他们欣赏传统戏曲时能得到很大的满足,因为戏中的角色本身就是有性格的人物。“联想类”观众在欣赏艺术时常常产生联想。《醉酒》的内容是爱情生活中的挫折和借酒浇愁,是生活中常见的事

    1992年01期 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马恩关于悲剧与喜剧同一性的理论

    晨;

    <正> 金连富在《马克恩和恩格斯关于悲剧与喜剧同一性的理论》(载《北方论丛》91.4)一文中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悲剧理论主要是建立在社会形态、社会制度和事物的肯定性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合理性基础上的,而喜剧理论则主要是建立在否定性基础之上的,但不管怎样,它们都是必然的,是不可解的。它们都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是人类审美观照社会历史的必然结果。正像肯定和否定是一对相互对立而又在最高本质上同一一样,悲剧和喜剧也具有同一性。

    1992年01期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东方戏剧的西传

    于;

    <正> 杜隽在1991年第11期《剧本》上发表同题文章认为,从中国戏剧在西方的实际影响看,有两个戏剧类型是彼广泛了解和接受了的:一是剧本文学样式的南北曲,二是舞台表演样式的京剧;因而,中国传统戏剧在观念上实际是被欧美文化界匡限在两个体类中,一是传统样式的古典戏剧即南北曲,二是传统样式的近代戏剧即京剧。中国文化对欧洲社会生活浸润已久,但欧洲大规模地接纳异城文化却始于启蒙运动。较早和中国有关的戏剧是所谓中国式的“皮影戏”,萌生于德国。在欧洲的轻歌剧和喜剧中,中国式笑话被广泛使用。1692至1729年间,法国先后上演了三部或采用中国化的角色和布景,或反映北京王宫生活的戏剧。旅居巴黎的中国人也演出了两个小戏。 1736年,英国历史学家J·B·DU·赫尔德在《中华帝国及中国鞑靼人的形象》中第一次提及、介绍了中国戏剧这种艺术样式,还首次翻译了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不久。法国教士布雷默又将它译成

    1992年01期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喜剧小品在表演教学中的作用

    力;

    <正> 朱宗琪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1年1期中用以上命名撰文,说明喜剧小品在表演教学中的作用,他以为至少有以下四个特点: 1.喜剧小品容易使学生消除自卑感,建立自信心。喜剧小品是一剂良药,它所创造的轻松、愉快、和谐、友善的气氛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信心百倍地去干好一件事,课堂上有了这样一种气氛,就会使师生间教与学的关系更融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打消顾虑,建立自信心,大胆地进行创作。 2.喜剧小品能消除学生在表演中的过度紧张情绪。在初学乍练的学生们表演时出现过度紧张,是司空见惯的事,其表现形式多为:脸红、冒汗、声颤、气短、忘词、面部抽搐、手足无措、机体僵硬、精神恍惚、反应迟钝等。喜剧小品以它的轻松明快的格调,幽默诙谐的台词,变形夸张的表现方法,时间空间不受制约的随意流向,给表演者提供了一个无拘无束,任意遨游的理想环境。

    1992年01期 14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对戏曲理论现状的几点思考

    茵;

    <正> 朱理敦在《贵州剧作》1991年第3期刊载同题文章,针对戏曲评论界的几种观点作了分析,一种是主张戏曲的内容和形式“分离”的理论,作者认为如果硬要把戏曲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把那种单一指向的“形式”,用提纯的办法分离出来,这决不是情感的艺术形式。戏曲内容和形式“分离”的理论导向,往往给戏曲艺术的实践带来压力或惰性。第二种是主张创造“第三代戏曲”,即淡化戏曲艺术形式的“三化一性”(虚拟化、程式化、节奏化和舞台艺术的假定性),强化话剧式的写实成份。这一理论实质上是违背了戏曲艺术形式超脱生活自然形态的歌化舞化而享有充分舞台自由的美学原则,从最本质的内核中抽掉了虚拟、写意、传神的因素,使戏曲艺术还原为生活形态,这是艺术上的“自我倒退”,不是真正的戏曲艺术。作者认为,淡化写意性,强化写实性,导致“戏曲话剧化”的倾

    1992年01期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焦裕禄》是高级娱乐片

    力;

    <正> 唐瑞敏在访问了电影《焦裕禄》导演王冀邢后,著文《轰动之后》(载《电影与戏剧》1991年第7期),向大家介绍了王冀邢的拍片体会。王冀邢说:“我的体会,我们为什么要拍《焦裕禄》?一句话,这是党心所想,民心所望。”他进一步说:“我们的水平到底有多高?是不是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如果这样,我们作品肯定被观众所抛弃。可以说,我们不少的片

    1992年01期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影像文化和电影系列教育问题

    力;

    <正> 著名影视评论家王云缦,因病于11月17日在京逝世。王云缦毕业于我院戏文系。多年来,他致力影视理论建设,撰写了大量见地独到的评论,本文系他逝世前不久的遗作。他认为.电影系列教育,是以电影向观众,尤其是向青少年进行长期的、持之以恒的、系统性的教育活动,这种活动首先具有文化的、艺术的、审美的特点,又包涵了政治的、思想的、认识的作用,两者不应偏废,而是可以统一的。首先,电影有故事、记录、科教之分。后两种片种,往往更具有知识、认识功能,有的可直接成为青少年的辅导教材。只是,它近年来在发行、放映上存在种种困

    1992年01期 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关于“片中片(戏)”结构的思考

    律;

    <正> 《当代电影》第5期发表了陈丁的文章《双重叙事结构:对一种故事片类型的分析》,文章提出:同戏剧中的“戏中戏”一样,电影中也有类似情况,这种故事片表现了在影片中演出一出戏剧或在影片中拍摄一部影片的双重内容,几乎所有的“片中戏”和“片中片”故事片表现的内容,都与戏剧艺术(家)和电影艺术(家)的题材有关,即给观众讲述一个戏剧或电影艺术家的故事,再由片中的这个艺术家来讲述另一个故事。这样,故事片中的人物既承担了角色又承担了演员这一双重叙事者职能。它所表现的双重内容决定了这类故事片的结构型态必然呈现出双重的叙事结构框架。文章对这类影片作了分类:一、溶入式双重叙事结构,即第二叙事层面被镶嵌或包容在第一层叙事层面中,如《最后一班地铁》;

    1992年01期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五毒”——具象符号的奥妙组合

    炎轩;

    <正> 李辛儒在《美术史论》1991年第4期发表的《生殖崇拜文化的子遗》一文中论述了“五毒”问题。所谓“五毒”,就是以青蛙为主,蝎子、壁虎、蛇、蜈蚣四条虫子分布四周或集居蛙背的图案。这是在北京、河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流传很广的民俗美术品。这种工艺品在陕西一带用作祈嗣活动的吉祥物,端午节礼品和新娘的贴身佩饰品和花轿的护轿符。八十年代的“五毒”刺绣裹肚、马甲,制作精美,屡见不鲜。但“五毒”在北京等地的端午风俗中被视为灾病的化身,著名的“倒灾图”就是一例,一个倒置的葫芦口中倒出五只虫子仓惶逃窜,人们还要在每只头上扎一根针,意将“五毒”钉死,不准他们伤害于人。这显然是一个千古奇冤。“毒”字在中国古代并不专门表示有害的事物。老子《道德经·51章》有“亭之毒之”一语。亭谓品其形,毒谓成其质。毒,化育也。古毒、育音义通。唐代的文书碑记中还保留着毒为化育的古义。结合“五毒”工艺品作为祈

    1992年01期 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中国诗与中国画在色彩上的差异

    轩炎;

    <正> 孙振华在《名作欣赏》1991年第5期上发表的同题文章认为,中国诗与中国画在色彩的表现上,有固有色与条件色的差异。世界上的物体之所以有颜色,是光源照射的结果。光源总是变化的,相对的,世界也并不存在固有色,但是人类的活动总是在白天居多,对暖白色光线下的物体颜色印象极深,所以形成了顽固的固有色的观念。中国画一般是按固有色的观念来创作的,太阳是红的、山是青的、水是绿的。古代的许多诗歌在色彩表现上也有固有色的,如写景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写人的“洗妆拭面着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韩愈)等等。

    1992年01期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书法的时代价值取向

    炎轩;

    <正> 陈方既在《书法》1991年第5期发表的《书家的自我表现与时代的价值取向》认为,当代有一种舆论,要求书家不仅有迥异于前人而且又不断异于自己原有风格面目的创造。于是一种创变之风在相当一部分书家的实践中异常自觉地表现出来。但结果是,若非和别人也用过的办法撞了车,就是办法本身没有意义与价值。书法是一种精神文化素养凝成的艺术,它靠书家的情感修养驱动技巧工夫进行创作。只要人们不想把它变成抽象画,就必须以汉字书写,并在书写中表现书家坚实的工夫、高雅的修养和真朴的情性。而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却是在不久前传统文化被践踏,时代精神被扭曲,西方现代物质文明和文化

    1992年01期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中国古代气功与文人音乐审美

    逸;

    <正> 凌绍生在《中国音乐学》1991年第4期上发表同题文章认为,中国古代文化无不渗透儒、道思想的影响,令人惊异的是,正是古代气功深刻而细微地影响儒、道两家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风貌。而作为哲学思想组成部分的美学也就自然地溶入儒、道两家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风貌之中。绵延几千年的气功实践使历代儒、道学者不约而同地形成一种共同的“气功美感”。明儒罗洪先有一段生动的气功美感体验:“当极静时,恍然觉悟此心中虚无物,旁通无穷,有如长空云气流行,无有止极:有如大海鱼龙变化,无有间隔,无内外可指,无动静可分,上下

    1992年01期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二十世纪的音乐特征

    逸;

    <正> 《当代外国艺术》第14期(1991)转载日本小泉文夫的同题文章,对二十世纪的音乐特征作如下归纳:

    1992年01期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关于现代意图主义理论

    律;

    <正> 姚基在《外国文学评论》第3期发表的《向文学本体论挑战——现代意图主义理论述评》中介绍了美国文学理论家赫施(E.D.Hirsch)和朱尔(P.D.Juhl)提出的现代意图主义阐释理论。文章指出现代阐释理论是建立在这样一种本体论基础之上的:任何一种客体都有某种既定的本质,它并不因为人们对它感知的差异而有所改变。人们在知觉方面的差异不足以证明知觉对象在本质上的变化。文学文本作为

    1992年01期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中西诗学中“镜喻”的不同功能

    律;

    <正> 《文艺研究》第5期乐黛云的文章《中西诗学中的镜子隐喻》研究了镜子作为一种比喻,在中西诗学史上的不同功用。文章首先认为一种比喻如果被反复提及,成为反复说明某种理论的依据,那么,它的意义就超出了比喻的本身,而成为构筑这一理论的组成部分,研究这种比喻也就成为理解这种理论的一个方面。在中西诗学中,镜子就成为这样一

    1992年01期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当代中国作家究竟在寻找什么?

    逸;

    <正> 南帆在《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4期上发表《冲突:文化史与当代文学》的论文,文章认为一些中国当代作家正希图通过文化交流找到一个令人称心的文化矿井;这个文化矿井仿佛珍藏了种种强国之道或者富民之策,作家梦想依靠这个文化矿井迅速赢得一个强盛的文明。不管他们在口头上是否坦白地表露过这种动机,这种动机实际上已明白无误地体现在他们的寻找行为之中。对于这些作家说

    1992年01期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非逻辑:文学史景观的另一面

    逸;

    <正> 陈一舟在《文学遗产》1991年第3期上发表同题文章认为,文学史乃是文学的历史,既然文学处在“有始无终”的历时性运动之中,它就必然有所演变有所发展,并且与生物进化史,社会发展史一样,在艺术的历程中呈现出进化的总趋势。正因此,发现演变的形式环节,追寻进化的轨迹脉络,也就成为文学史研究的任务之一。中国古代文学演变的基本方式是渐进式积累,表现为连续性的量

    1992年01期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杜甫悲歌的审美特征

    山魈;

    <正> 金学智在《文学遗产》1991年第3期上著文探讨杜甫悲歌的审美特征,他认为中国的悲剧性叙事诗极少,但片段地表现悲剧性心灵世界的抒情诗,一般称之为悲歌的,则繁荣得极早,杜甫则将悲歌推向了最高阶段。被称之为“诗史”的杜诗,由于紧密地与历史时代、美学理想绾结在一起,虽是抒写个人身世之悲,但是一种社会感情,是一种悲剧时代的典型情绪,能通过诗人的个人悲剧照见当时历史时代的痛苦面貌,具有较高的思想深度。不但如

    1992年01期 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理论

    <正> 洪远朋在复旦学报(社科版)91年第5期上撰文指出:“科学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那么为什么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呢? 第一,科学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劳动者素质依靠科学技术来武装;劳动工具是科学技术主要凝结者;劳动对象靠科学技术去开发。第二,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来考察,大体上有四个阶段,以自然富源的第一阶段,以劳动力为主的第二阶段,以劳动工具为主体的第三阶段,以科学技术为主体的第四阶段。

    1992年01期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文艺对科学的启示与促进

    <正> 艾斐在《光明日报》(11.10)撰文认为:如科学是艺术创作的基因一样,艺术则是科学创造的依托和缪斯。科学家及其科学创造活动,便自然而然地与文学、艺术和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越是卓有成就的大科学家,他就越热爱和靠近艺术,他也就从艺术宝库中受到的启发和获取的营养越多、越丰富! 此种现象,全然是由艺术家和艺术自身的特点与功能所造成的。艺术与科学不同,它允许假设,提倡幻想,可以自由发挥和想象,可以把艺术家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对生活的理解、对未来的构想、对幸福的憧憬,以至于将自己的生命与灵魂,一古

    1992年01期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文化心理结构的认识功能

    <正> 王铁林在《江汉论坛》去年第8期撰文说,所谓文化心理结构是指特定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一系列相对稳定的文化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的总和。由其本质特性以及和主体的密切关系所决定,文化心理结构必然要转化为主体认识结构的一部分,并以独特的功能全方位地制约着主体的活动过程。具体来看:第一、文化心理结构影响着主体对认识客体的选择。主体对认识客体的选择是有意识的自觉选择。此时,主体的需要是对象性选择的根据,选择的过程是在心理结构的监控下进行的,特别是其中的价值体系起着核心作用。一定的主体总是选择那些同自己的价值体系相一致的对象或方面。第二,文化心理结构影响着主体的认知方式。文化心理结构总是最终使主客体的结合和作用方式必须符合特定的价值尺度。有什么样的文化结构,认识活动中就会有

    1992年01期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庙会文化的社会功能

    <正> 李太松、严世善在《社会科学》(91.9)上撰文说,当代庙会文化的宗教功能在科学发展的现代依然存在。庙会文化的宗教功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92年01期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历史主义”不能充当解释世界的基本方法

    <正> 张盾在《江海学刊》(91.3)上撰文认为,“历史主义”方法在现代哲学中特别盛行,其论题是:哲学应该关心的不是研究对象的静态结构而是过程(时间中的变化与发展),一切现象只有作为历史现象才能被真正理解。它把时间性视为人类认识的本质。今日泛滥的历史主义思潮存在着成为一种一般思维方式的趋向的危险性。我们认为,解释世界的根本问题是预测可能发生的事实,人为了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发展,必须预先知道那些可能发生的事情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弊。尽管人类解释世界的实际程度是复杂多样的,但哲学所关心的仅仅是:应该如何说明事实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因果联系)。各

    1992年01期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美学研究的新视角

    <正> 蒋培坤在《美学,该怎样提问》(《学术月刊》91年第9期)一文中指出: 从总体上看,古希腊美学,包括文艺学就其提问的方式和观察事物的视角来说,都始终受到当时自然哲学的限制,就是说,它们始终被包裹在那个宇宙本体论——认识论的坚硬躯壳之内。这类形态的美学理论既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归结到一点,这种美学企图用自然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决本应由哲学人类学解决的课题,因此,当它朝自己定的目标跨出第一步,就注定了必然要陷入理论的困境。我们的美学、文艺学不能象研究、探索世界

    1992年01期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城市文学的流派

    <正> 丁永强在《上海文论》(91.5)题为“城市与城市文学”一文中,把新时期的城市文学分为以下几种流派, 1.书摊派。这是城市通俗小说流派,虽非正宗,但读者面广。 2.怀旧派。一种是京华的三教九流(以邓友梅为代表),一种是上海的高等艺人(以程乃珊为代表),另一种是小巷文学(以陆文夫为代表)。 3.改革派,以《乔厂长上任记》为标本。随着改革的深化,充满乐观主义的小说逐渐被更现实、更深沉的写实小说所取代。 4.全景派。从宏图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多侧面地反映都市的林林总总,是一部巨大的城市交响曲。

    1992年01期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高于自然”和“咏物言志”

    <正> 季羡林在《群言》(91.10)上撰文认为,东西方思想家对某些名画评论的分歧就在于中国评论家的观点是“咏物言志”,而西方评论家的观点则是“高于自然”。唐代大诗人兼画家王维有一幅名画“雪中芭蕉”,宋代沈括评论认为在大自然中,雪与芭蕉不能同时并存,但王维的画“造理入神,迥得天意”令人不觉矛盾。宋代释惠洪认为这是作者“妙观逸想之所寓”。当代学者陈允吉教授认为这幅作品“寄托着‘人身空虚’的佛教神学思想。”

    1992年01期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唐末诗歌中的淡泊情思

    <正> 唐萍在《复旦学报》(91.4)上撰文认为,淡泊情思是唐末诗歌的一个突出现象,闲适诗、战乱诗、抒情感怀诗都表现出一种淡泊之情思。本应大歌大喊、狂歌痛哭之处,唐末诗人却大抵淡然处之,无动于衷,甚至在其中找出某些乐趣。为何在唐末诗歌中会出现此种现象,其中既有历史因素也有诗人自身的原因。唐末,政治黑暗,农民起义蜂起,整个王朝分崩离析,最终演变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另一方面,城市始终畸形繁荣,醉生梦死。唐政权衰落,使处于正统地位的儒学思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出现了一些试图挣脱封建纲常名教、寻求人的解脱的新思想。在这样的思想氛围中,唐末诗人表现出对世事无所进取的“淡泊”心态,也就不足为怪了。唐末的文学理论中也出现了“缘情写怀”

    1992年01期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性文学昌盛于明的原因

    <正> 毛毳在《郑州大学学报》去年第3期撰文认为“性文学”所以在晚明产生是诸多复杂现象的综合,是错综因素的整体显示。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社会风气的奢侈淫逸,进步思潮的摇旗呐喊,三相扭结融合,产生了一个时代怪胎:在世纪末情绪的笼罩下,沉缅酒色的堕落和堕落中不安的焦灼、狂躁、呼喊,这一切常常借助于“性”的渠道发泄出来。性文学的产生是许多条件的汇合——社会环境、时代精神、民习风尚、文学氛围与流变——必然对作家创作有着制约和影响。带有浓厚的生殖崇拜观念的阴阳哲学,作为中国文化最深层的结构之

    1992年01期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上海戏剧》新年展望

    <正> 新的一年,万象更新。《上海戏剧》杂志亦不例外。她推出了一些新栏目。其一是《滑稽戏,走向全国的第五大剧种?》。滑稽戏原是活跃于江南的剧种,它能否打破地域属性,开花于五湖四海,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该刊已精心组织了一批稿件,展开持续讨论,旨在繁荣戏剧舞台。其二是《恭敏剧谈》。作为有声望的戏剧理论家,陈恭敏先生频繁投入各类戏剧活动,对上海剧坛的现象和变化进行多角度的审视,将自己的所感所悟,坦诚道出,读者从中会得到新的启发。

    1992年01期 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新兴学科——周期学

    茵;

    <正> 据《世界科技译报》(91.11.3)介绍,科学家十分注意对大自然和人类活动进行宏观类比研究,发现从生物繁衍、疾病流行到天体运行,从市场价

    1992年01期 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