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剧《野种》剧照选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姜节安

    1996年0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 论电视剧的出路

    王伯男 ,孙祖平 ,吴保和 ,夏写时 ,丁罗男 ,厉震林 ,朱国庆

    <正> 上海电视剧创作如何形成独特的文化个性和地域特色?长期以来,始终是一个困扰创作主体、影响创作质量的老问题。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样地,曾涌现过一大批至今令中国电影界骄傲和自豪的现实主义艺术精品。时至今日,这种

    1996年02期 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 导演——演出本文的作者

    胡妙胜

    <正> 导演艺术在戏剧中究竟创造了什么? 坦率地说中,我在戏剧学院学习时,这个问题始终令我迷惑不解。那时,导演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脾气特大,动不动在排练场就训人。后来,读了丹钦柯的《文学、戏剧、生活》后才知道导演原来就是演出的“组织者、解释者和演员的镜子。”

    1996年02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 提高素养,培育诗情

    徐晓钟

    <正> 首先,我代表中央戏剧学院对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与同学表示祝贺,祝贺上戏建院五十周年。 上海戏剧学院在建院半个世纪以来为我国戏剧、电影、电视事业培养了许多许多的优秀人材。对我们国家的戏剧、影视业的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因此在这个节日,我再次代表中央戏剧学院对有着手足亲情的

    1996年02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 文化、人格与导演创作

    熊源伟

    <正> 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一个做导演的人,最初拚的是技巧;技巧相当了,拚的是学养;学养拚完了。最后拚的是人格。技巧掌握了,可以胜任导演工作,学养丰厚了,可望成为好导演;而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才能成为大师,成为导演大师,成为艺术大师。

    1996年02期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 日本的大学教授来我院作学术讲学

    <正> 应我院邀请,日本成城大学教授毛利三弥先生,于三月十七日至二十六日,在戏剧文学系作题为“日本传统戏剧与当代戏剧之关系”的学术讲座。毛利三弥先生授课期间,还对我院的表、导演教学作了采访和交流。

    1996年02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导演构思论纲

    张应湘

    <正> 一、意大利著名演员萨尔维尼曾说过:他不喜欢的角色,他决不演。因为他无法进入角色的情感体验状态。 作为导演,不喜欢的剧本最好不排。只有引起兴味和创作冲动的戏,导演才能进入构思。创作激情的艺术冲动是导演构思的原动力。

    1996年02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宗教习俗对上海民间舞蹈的渗透与反弹

    蓝凡

    宗教习俗对上海民间舞蹈的影响,其正面是促成一种作为舞类的宗教习俗类民间舞蹈的产生,刺激了民间舞蹈内容面的扩大;其负面是,宗教习俗中的迷信习俗,又降低了民间舞蹈的品位。

    1996年02期 3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 目连戏中的舞蹈艺术

    欧阳友徽

    作为戏曲之祖目连戏中的舞蹈,可以说达到了舞蹈戏剧化、戏剧舞蹈化之程度,为后一代戏曲舞蹈的丰富,发展提供了导向。研究目连戏舞蹈的类型、特征,无疑会给我们启迪。

    1996年02期 4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 '96话剧展演揭幕

    <正> 一年一度的我院话剧展演于四月下旬拉开帷幕。此次展出的剧目有:糜曾执导的儿童剧《托起明天的太阳》,表93大专班演出,张应湘执导的《日出》,表92班演出;李志舆执导的《非关男女》和徐企平执导的《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由表93班演出。

    1996年02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日本和泉流狂言来我院演出

    <正> 以日本和泉流二十代正宗传人和泉元弥为团长的和泉流狂言演出团于今年三月中旬访问我院。

    1996年02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 关于现代戏剧中演员艺术特征的思索

    徐伟宏

    演员艺术对戏剧艺术的贡献在于,通过演员自身真实、可信而又富于感染力的性格化表演,使观众从其塑造的人物身上感受到戏剧对生活的反映,体味生活的生动与深刻、完美与崇高。而对演员艺术认识、把握的正确与否,又离不开对“戏剧”这一艺术形式的总体理解。

    1996年02期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 乔杰奥·斯特莱拉的导演手法

    皮亚·克莱勃,张放

    <正> 一九七八年,乔杰奥·斯特莱拉(Giorgio Strehler)在米兰的里里可剧院第二次执导了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他的合作者之一是评论家、莎士比亚剧评家杨·考特。斯特莱位觉得与考特的讨论很有成果,可考特对此剧演出的评论很苛刻。这种冲突并不令人惊讶。考特对荒诞哲学的追随与斯特莱拉所信仰的布莱希特,也即马克思的变化理论是完全对立的。

    1996年02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 韩国现代演剧

    朴祚烈,曹路生

    <正> 我讲的内容的大部分是对韩国“现代演剧”的形成过程及发展概况进行论述。要想理解韩国现代演剧,首先必须理解韩国现代演剧史的特殊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认识到韩国现代演剧所经历的特殊苦难的历史条件,才能真心理解韩国现代演剧,这种说法并不过言。在二十世

    1996年02期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 日本的小剧场戏剧——以“梦”剧构造为中心

    西村博子,王志强

    <正> 所谓“小剧场戏剧”的戏剧理论(dramaturgie),因时代、作家与团体而异,各自具有不同的特色。这里我想结合南河内万岁一座所公演的《问问嘴唇》,谈一些有关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梦”、“想象”、“回想”等表现手法。因为这是“小剧场戏剧”的一大特色,并且从日本小剧场运动萌发之初起就被认为是表现时代的一种有效方法。

    1996年02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0k]
  • 中国古代佩剑佩刀与佩带方法

    刘永华

    <正> 在中国古代钻目繁多的各类兵器中,刀剑的历史最为悠久,1961年从河北青龙等地商墓中出土的铜剑,经考证距今已有三千多年,而从甘肃马家窑和马厂文化遗址出土的铜刀,时间更为遥远,离现在差不多有五千年之久,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

    1996年02期 8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 元杂剧《老生儿》新探——兼谈元杂剧中的宗族意识与人伦思想

    王星琦

    <正> 武汉臣的《老生儿》杂剧,在现存元杂剧作品中独标异格,值得引起我们的特殊重视与深入研究。 首先。它以“曲白相生”而著称,尤以宾白的饶有机趣而为后世人们所赞赏。王国维在谈到元杂剧中宾白是剧作家所作还是伶人自为的问题时,曾论及《老生儿》,谓“苟不兼作白,则

    1996年02期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 吴梅村的两难——由一种历史现象引出的话题

    陈雨人

    <正> 近人徐珂编《清稗类钞》,其《讥讽类》有一则说:“太仓吴梅村祭酒伟业的明臣降本朝,当被召时,三吴士大夫皆集虎丘会饯之。酒半,忽有少年投一函,启之,乃绝句一首,诗云:‘千人石上坐千人,一半清朝一半明。寄语娄东吴学士,两朝天子一朝人。’举座默然。”果有其事,则座中最尴尬羞愧的当然是梅村。

    1996年02期 99-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 谈元人四大悲剧的结构

    涂元济

    <正> 《窦娥冤》、《赵氏孤儿》和《汉宫秋》、《梧桐雨》号称元人四大悲剧,无论就内容的深刻或艺术的精湛说,都可以称为我国戏曲史上的丰碑大(?),历来被人们所赞誉。关于这四部悲剧,王国维有过权威性的论述,他在《宋元戏曲考》中说:“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就基存者言之,如《汉宫秋》、《梧桐雨》、《西蜀梦》、《火烧介子推》、《张千替杀妻》等,

    1996年02期 10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 我国首次组团参加世界莎士比亚大会

    <正> 五年一度的世界莎士比亚大会于四月七日至十四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首次组团参加了本届(第六届)大会。以著名翻译家方平为团长、我院副院长、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秘书长孙福良为副团长的中国代表团一行十一人一在大会上露面,立即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戏文系教师、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曹树钧也参加了大会。

    1996年02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表现主义戏剧的社会批评价值

    张生泉

    <正> “表现主义”,这个最初是用于绘画上的、被凡·高称之为“想强有力地把自己表现出来”的美术语汇,一经渗入至戏剧艺术之后,它所原有的那种对客观真实和表面细节不屑一顾的执着、专注,同戏剧舞台对主观心理和深层意识追根寻源的刨掘、展现,一起向人们诉说着灵魂在工业化社会巾时而潇酒、时而尴尬、时而有所作为、时而无可奈何的艰辛、悲怆!

    1996年02期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 教改偶得

    宋光祖

    <正> 当前,在我院工作中,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艺术人才,同时也为了学院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全力以赴进行改革,并加强改革的深度和力度。为此,院、系两级总要适时采取若干重大举措——姑且称为“大动作”,如完善学分制和跨系选修制等,在这样一个积极进取的局面下,我们做教师的,理当闻风而动,配合院、系改革举措,在自己任职任教的范围内,对教育教学作出某些改进。我把各别教师实行的小改小革,戏称为“小动作”,莫

    1996年02期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动态·信息

    <正> 大众文化与艺术创作 艾斐在《商品社会的意识驱动与改革时代的审荧选择》(载《文艺研究》96.1)一文中认为,这里所说的“大众文化”,与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并不具有同一的命义和内涵,是专指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出现的一种以现代科技为传播手段的社会型、大众化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的主要

    1996年02期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舞台美术设计选登

    王振鸣

    1996年02期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