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戏教授盛赞《徐虎师傅》

    <正> 由上海戏剧学院、新民晚报、东方电视台联合隆重推出的大型诗情话剧《徐虎师傅》,自6月中旬公演以后,获得各方面的好评。本刊编辑部

    1996年03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戏剧教育

    荣广润

    <正> 我们正在走近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 迎接新的世纪,这一话题令人怦然心动。因为新的世纪将带来新的希望,新的机遇,然而,它更意味着新的挑战、新的压力,它把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摆到了我们面前:上海戏剧

    1996年03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论可能性——被苛求的艺术批评之辩解

    夏写时

    艺术批评不是艺术创作的裁判员。它能做到的仅仅是对可能性的洞察。作家、艺术家将某种可能性转化为艺术作品,艺术批评家的主场和素养,使他能对极多的可能性有较广泛深入的洞察,在已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与尚末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间比较探求,探幽烛隐,形成独特的艺术创作领域——艺术批评。

    1996年03期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 “样板戏”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语境

    刘艳

    本文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框架,将“样板戏”置于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创建这一文化语境中,对特定的文化语境究竟是怎样影响着“样板戏”的接受过程和“样板戏”的英雄塑造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追寻。

    1996年03期 1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 两种戏剧——论东西方戏剧艺术语言的不同质

    吕效平

    论文运用日本学者河竹登志夫《戏剧概论》所划出的人类戏剧样式的“两极”——古典主义戏剧与“巴洛克”戏剧既有重合又有区别的概念,标明东西方戏剧在戏剧的创作、存在和传播中,所使用的艺术语言的不同质问题。

    1996年03期 2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 论戏剧场面的综合

    陈世雄

    本文阐述了戏剧思维和场面综合问题,包括场面综合中的双向运动及场面综合的一个基本课题——“本事”与“情节”矛盾处理问题等等。文章对中国戏曲在进行场面综合时所遵循的原则也作了综合分析。

    1996年03期 3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 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性人物——勃鲁托斯形象及其艺术创新

    孙家琇

    <正> (一) 勃鲁托斯是莎士比亚1599年所写的罗马剧《裘力斯·凯撒》里的一位主人公。诗人没有用他命名全剧,但却以他作为贯彻全剧的中心角色。正是借助于其形象的悲剧性内涵及其所决定的戏剧行动和情节纠纷,《裘》剧得以从一般的历史剧深化为历史悲剧。勃鲁托斯的形象体现了一种人性和人生的惨痛现象——好人而犯极端的错误;爱国志士反而祸国殃民。

    1996年03期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 现代日本戏剧的发展及问题

    毛利三弥

    <正> 日本现代戏剧中通常有一类被称作“新剧”。新剧从本质上说并不是一种新创造的戏剧形式,而是指日本近代以来效仿西方所建立的演剧形态。因此,当我们考察日本乃至亚洲现代戏剧的产生与发展时,确立一个跨文化的视点就显得至关重要。“跨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我们习惯使用的一个词汇——比较学。然而,“比较学”这个字眼在今天看

    1996年03期 5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 构成主义舞台美术

    郑国良

    <正> 20世纪初,贾吉列夫率领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在西欧巡演,以其富于想象和色彩斑烂的绘画性布景,风靡了半个欧洲。此时在俄国本土却出现了一股新的潮流——构成主义舞台美术,它在舞台美术造型范围内的贡献,成为现代舞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源头。 这个运动的不断成功要归因于几位导演——梅耶荷德、泰洛夫和瓦赫坦戈夫,他们用实践在国家的政治大变动中,成熟了他们的演出观;并以不同的影响,在一个独特的历史时期,给俄罗斯戏剧历史写下了生动灿烂的一页。

    1996年03期 6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0k]
  • 斯沃博达舞台设计回顾展随记

    刘杏林

    <正> 朦胧虚幻的银白色薄纱泛着光斑覆盖在斯沃博达回顾展展厅上空,恍若无限的宇宙,莫测高深。这种他在《阿契特鲁六世》演出中使用过的效果,与八角形走向的展板一起构成了展出区域,也形象地暗示着这位蜚声世界的设计大师对戏剧空间奥秘的不倦探求。1995年6月布拉格国际舞美四年展期间举办的斯沃博达回顾展,全面呈现了他半个

    1996年03期 79-8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3k]
  • 也谈清代曲家曲目著录的几个问题——寄自地球另一端的读书札记

    邓长风

    <正> 在距上海万里之遥的华盛顿,读到了《戏剧艺术》1992年第3期上陆萼庭先生的《清代戏曲作家作品的著录问题》一文(以下简称陆文),深受教益。陆萼庭先生是笔者素所敬重的前辈戏曲史家。犹忆1986——1989的几年中,我是他“沪西康平居”中的常客,每有叩疑,必能得到翔实的而不是虚泛的解答,其间还曾有机会与上海昆剧团的顾兆琳兄一起,协助他完成了一个项目。1989年12月我浮槎西游,三年多来也一直与先生保持着联系。陆文中所述及的某些观点和材料,就曾从他的来信中片断地读到过。然而读毕全文,仍然深感这是先生

    1996年03期 8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 为“西秦腔”探源寻踪

    王正强

    <正> “西秦腔”是甘肃古老地方剧种。 又称琴腔、西调、陇声、甘肃调、甘肃腔、陇西梆子等等,本是明代以前盛行于陇上甘肃的“西秦”之“腔”。自明末万历年间它在抄本《钵中莲》传奇中首次“亮相”以来,不仅被许多学者视为秦腔剧种的异名和化育我国北方梆子声腔剧种的开山鼻祖,同时又在其地域归属、声腔体制乃至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等诸多方面生出不少纷纭质疑。那末,

    1996年03期 96-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 哈尼族传统节日中的傩文化事像——哈尼文化之“灵”初探

    孙军

    <正> 在少数民族节日文化活动中,贯穿着一根神秘的中枢神经,闪现出文化之“灵”的光彩,通过节日集会活动的载体,延伸着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尚无文字的民族),形成民族意识、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本文试图在调查哈尼族传统节日中的傩文化事像的基础上,寻找文化之“灵”的神奇身影。

    1996年03期 104-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 中国古建筑屋顶析

    李金龙

    <正> 在世界建筑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看到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各个历史阶段中均以各自的美学法则和鉴赏力,对屋顶的表现形式投入了极大的创造热情。在欧洲,屋顶的样式往往是一种建筑流派的明确标识和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雅典人在造型简洁的人字顶的两侧山墙部分,以他们最优秀的雕塑家的作品来展示希腊民族的精华所在。罗马人在万神

    1996年03期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漫谈’95戏曲创作

    陈屹

    <正> 教师的话 我院青年戏曲社同学在建社两周年的日子里,主办了首届黑松林杯’95戏曲文学奖评奖活动,向戏曲艺术家们传递当代青年的戏曲审美信息,展示出他们的热情、胆识和独立思考的良好素质。经过京、沪、宁等地传媒的报道,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鼓励。 促成这项活动的原因,是党中央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号召和院系领导的关怀,是老师和戏

    1996年03期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和当代艺术的发展同步思考

    <正> 教师的话:戏剧小品,是当代中国最令人瞩目的艺术现象之一。仅仅十年左右的时间,戏剧小品就从一种戏剧教学和排练的辅助手段,发展演变成了一个独立的艺术品种,并出现了象《主角与配角》、《超生游击队》、《英雄母亲的一天》、《大米红高粱》、《张三其人》等一批脍炙人口的精品。这些戏剧小品,通过电视,迅速走到了无数中国观众的面前,小品给我们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致任何一场演出或晚会,如果没有戏剧小品的出现,在观众和编导的感觉中都会觉得少了什么,戏剧小品能有今天的显

    1996年03期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动态·信息

    <正>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 的艺术情感理论 黄南珊在《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的艺术情感理论》(载《文艺研究》96.3)一文中说:“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表现形态是艺术情感理论。本世纪这一理论的构建和发展,表现为两支流脉、两类取向、两种关系和两个特征。从表现形态看,20世纪西方的艺术情感理论的多元形态分属两大流脉:实体情感主义流脉和功能情感主义流脉。这两

    1996年03期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