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国际高等戏剧艺术院校校长论坛论文选

  • 美国戏剧的危机

    玛丽·坎贝尔;彦鑫;

    2006国际高等戏剧艺术院校校长论坛于2006年10月12日-15日在我院举行。来自美国、韩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罗马尼亚、澳大利亚、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院校校长、著名教授参加了论坛。论坛主题为“戏剧教育如何面对大众传媒、全球化以及社会化服务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本刊特辟专栏选载了美国纽约大学副教务长、蒂希艺术学院院长玛丽·坎贝尔;中国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刘立滨;俄罗斯圣彼德堡戏剧学院院长列弗·桑德斯特里姆;以及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院长代表利兹·戴蒙特的四篇论文,以期与读者分享国际戏剧艺术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与策略。

    2007年01期 No.135 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对当下中国戏剧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

    刘立滨;

    2007年01期 No.135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戏剧教育与区域整合

    列弗·桑德斯特里姆;彦鑫;

    2007年01期 No.135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为地球村培养导演

    利兹·戴蒙特;朱洁;

    2007年01期 No.135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动态·信息

  • 培育创意人才 完善创意产业链

    厉无畏;于雪梅;

    创意产业若要获得快速健康的发展,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和培养创意人才是两个关键因素。同时,这两个关键因素本身的相辅相成,又是完善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培养创意人才要根据产业链上的不同需求入手;另一方面,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能使具备不同素质的创意人才拥有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2007年01期 No.135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文化创意产业案例分析

    贺寿昌;

    创意产业将传统产业的高端部分剥离出来,并赋予文化和创新科技的内涵,凭借其广泛的产业关联和辐射作用,带动了一个巨大的价值增值系统。本文通过创意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外的几个成功案例的剖析,总结了创意产业在几方面的巨大价值增值效应,并指出,创意产业的增值正是源于其知识性的内容本质。

    2007年01期 No.135 3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不为赚钱的创意:美国创意经济中的非营利组织

    沈亮;

    在美国的创意经济中,非营利组织是创意经济不可或缺的基本组织形态之一。本文主要以戏剧为主,介绍美国非营利艺术组织的制度环境、历史现状和经济学原理,探讨它对创意经济所作出的贡献。在中国的创意经济建设中,政府和社会应该积极倡导非营利艺术组织,为它的发育和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繁荣创意经济,并实现发展创意经济的根本目标———提高每一个人的创意能力和生活质量。

    2007年01期 No.135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高扬喜剧精神与复兴当代戏剧

    胡德才;

    中国当代的悲剧精神和喜剧精神都严重衰落,这是戏剧的真正危机所在。悲剧精神和喜剧精神就是戏剧魂之所在,魂归戏剧之日,就是中国戏剧真正走出危机之时。而在当今时代,高扬喜剧精神则显得更为迫切。喜剧的复兴将成为中国当代戏剧复兴的标志。

    2007年01期 No.135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1990年代话剧作家启蒙精神弱化探因

    谷海慧;

    因创作主体选择逍遥而放弃拯救,1990年代大部分剧作家的创作走向了平滑,作品娱乐性增强,问题意识淡化。尤其值得深思的是1980年代富于启蒙精神的剧作家们在1990年代的集体“失语”现象。启蒙者缺席后,1990年代话剧发展格局的“多元”实质上成为了一种“伪多元”。

    2007年01期 No.135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十五贯》回顾和思考

    洛地;

    2006年是《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五十周年。此文就当年《十五贯》的改编,到现今昆曲成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五十年间一些现象和问题提出看法,重点围绕“民族戏剧”、“文化遗产”、“推陈出新”等概念展开论述,提请讨论。

    2007年01期 No.135 6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 论昆曲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人才接续

    戴平;

    昆曲是活的文化遗产,它的传承和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昆剧艺术人才的接续。本文从近现代昆曲的盛衰两个方面证明了这一点,并指出目前昆曲人才流失的严峻形势。文章分析了昆曲人才流失的原因,提出培养昆曲人才既要有一个宏观的长远的总方针,还要在学制学历、待遇职称、师资配备、登台演出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采取有力度的具体措施,持之以恒,方能奏效。

    2007年01期 No.135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闹节——山东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性

    张蔚;

    本文主要通过对山东地区的海阳秧歌与胶州秧歌所呈现出的仪式性及反仪式特征的比较,探讨秧歌的形态、内涵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深入分析民间节日庆典中所体现出的闹节现象与西方狂欢节的区别。

    2007年01期 No.135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道家哲学与水墨艺术

    王邦雄;

    中国“道”的哲学是“横贯三界”的。对中国水墨艺术的理解应该在理解了中国“道”的“三界“哲学基础上。中国水墨艺术产生的中介环节是经过修炼以后的人。理解了“气”,也就理解了石涛的“一画”论。由于中国水墨艺术是属于“中三界”的问题,在“下三界”形成的西方视觉艺术观众对中国水墨艺术的阅读有一定困难,所以其传播范围也是有限的。当西方世界进入到后现代,对人精神性存在的重新发现,对人生命体复杂性的重新认识,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入了解之后,才能逐步揭开中国水墨艺术的奥妙。

    2007年01期 No.135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艺术语言的形象观

    宋怀强;

    语言是一种文化,语言在传播过程中,负有重要的交流作用,语言产生时所带有的形象性,是优化传播手段、记录历史信息、传承悠久文明的重要一环,在艺术语言(表达与表现)的教学中,如何认识语言的形象性和如何加大形象性的训练,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2007年01期 No.135 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舞台灯光设计的多样性和适宜性分析

    徐明;

    舞台灯光表现是多样化的,但此多样化是有规范的,它应以剧本为基点,以剧情的寓意为主导,使用相应的表现手法,而不是为追求自身的表现,而随意取用,以致杂乱无章,游离于剧情之外。本文将灯光的表现手法进行规范、分列、整合,以便合理取用。

    2007年01期 No.135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投稿须知

    2007年01期 No.135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