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创新专栏

  • 材料有生命——特种演艺服装材料概念创新实验

    <正>本刊将不定期地推出实验创新栏目,意在为艺术学科中的设计学提供创新实验的平台。本期推出的"材料有生命——特种演艺服装材料概念创新实验"意在赋予生活中常规的材料以戏剧生命。演艺空间是一种虚拟的空间形态,其中的所有存在都会被赋予某种独特的戏剧属性。在相应的戏剧情境中,任何静穆

    2012年03期 No.166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人物专栏

  • 熊佛西

    <正>熊佛西(1900-1965):现代剧作家、戏剧教育家、中国话剧运动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早年赴美研究戏剧、文学;1932年前后曾在河北定县主持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农

    2012年03期 No.166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谭鑫培的文化意义与美学品格

    傅谨;

    谭鑫培是京剧进入鼎盛时期最重要的标志,他的美学意义与历史意义是形成其艺术成就相互关联的两大支柱。谭鑫培追求演唱的含蓄蕴藉和行腔中的韵味,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恰如杜甫的艺术精神在清末的化身,成为中国诗文传统在近代的传承载体。他塑造了一大批落魄悲情的末路英雄,其艺术风格充满末日的无奈和苍凉,因而成为那个时代民族命运的写照与投影,具有特殊的美学内涵与时代意义。

    2012年03期 No.166 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公莫舞》性质的再认识

    戚世隽;

    《公莫舞》是否是一个剧本,一直是戏剧学界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本文认为,代言体与否及脚色的多少,并不能作为判断一个文本是否是剧本的依据。从《公莫舞》的表演"原境"出发,才能对这一文本形成一个较为准确的认识。

    2012年03期 No.166 12-2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 戏曲丑脚的生成及意义

    元鹏飞;

    古代戏曲"丑"脚滑稽调笑,与净作插科打诨的戏谑表演,就其扮演形态和演出功能看,宋代杂剧中的"副净"是其来源。而仅从字面联系分析丑脚源于爨弄或者纽元子显然不如通过文物、文献与剧本内证结合的论证效果。而丑之为丑的命名含义,当与其演出效果有内在联系。对这一事实的确认有助于我们具体而细微地认识中国戏曲对其"戏"的品格的坚持。

    2012年03期 No.166 22-2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 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清华传统”

    龚元;

    探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清华传统",涉及问题有二:第一,为何如此众多的戏剧人才皆出自清华?大学的校园文艺活动、课程设置目标、专业教育理念和学术研究取向等都能为某一种文艺的持续发展提供"生产性"力量。这种"生产性"力量能够积淀为一种传统,也必然意味着在一定历史时间内,一所大学的教育方式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和延续性。二者相辅相成、"同生共死"。第二,这些戏剧人才在戏剧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呈现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正所谓传统由人而立,因人而传。对这一问题的解释则能够明晰"清华传统"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独特价值与意义。这一"传统"大体上是由四个部分所组成,具体可以表述为:"话剧史论上的现代建构、话剧内涵上的人性探求、话剧资源上的欧美取向、话剧教育上的专业本位。"

    2012年03期 No.166 2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国立剧专十四年:余上沅戏剧教育实践初探

    赵星;

    在余上沅主持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的十四年历程中,国立剧专成为新中国成立前办学时间最长、师资最精良、教学水平一流的现代戏剧教育机构。它先后招收学生千名以上,试验了四次学制改革,不断吸收留学归国的戏剧专家来校任教,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更新课程设置,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演出制度。这无一不与余上沅前瞻、开明、兼容并蓄的办学理念关系密切。

    2012年03期 No.166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文明戏舞台上的《赵阎王》——洪深、奥尼尔与中国早期话剧转型

    朱雪峰;

    1922年洪深以《赵阎王》改编了奥尼尔的表现主义剧作《琼斯皇》,翌年演于上海文明戏剧场"笑舞台",率先把西方现代派戏剧手法运用于中国戏剧实践。《赵阎王》首演遭遇惨败,但其创作及演出既是中国早期跨文化戏剧的典型个案,也是中国话剧从文明戏向现代转型的动态缩影,为中国戏剧现代性的生成提供了重要启示。政治、艺术、观众三者间的冲突与合力塑造了洪深二十年代初的跨文化戏剧创作和实践,中国现代话剧的雏形随之显现。

    2012年03期 No.166 4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 从爱尔兰《月亮上升》到抗战名剧《三江好》——民族文化深层需求对戏剧翻译的意义

    安凌;

    本文分析了爱尔兰作家葛力格里夫人独幕剧《月亮上升》在中国的翻译、改译以及演出情况,认为通过改译者对剧作情节和结尾处的改动,对剧中人名、地名和歌词内容的重新设计以及演出者在演出时随机选择乐曲等,以特有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在实质上保证了改译本和源语本所具备的共同特质:通过剧本之外作者和观众共同的民族历史纽带,传达含意更为复杂更为微妙的心理和情感;使外来文本接通了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的深层需求,成为抗战时期中国观众喜爱的剧作之一。

    2012年03期 No.166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鲁迅为何弃写“杨贵妃”?

    吴仁援;

    文章从戏剧意识、女性观念、情感世界、社会角色的巨大变化入手,进行分析、探究、评价,以期对鲁迅惟一一次戏剧创作的动机生灭、状态剧变的缘由,作出多元、多维的视野拓展。

    2012年03期 No.166 6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被悬置的经典:鲁迅和莎学的独特交集

    魏策策;

    从《鲁迅著译编年全集》中与莎士比亚相关的论述爬梳出鲁迅对作为经典的莎士比亚其人其作的态度。在鲁迅留日期间,莎士比亚是代表西方文明的符号;归国后,因为主体的文化选择,鲁迅疏离了莎士比亚;后期,莎士比亚成为攻击的矛指向论战方。作为被悬置的经典,莎士比亚没有真正被鲁迅创作性地转换于自己的创作中,但鲁迅因其和莎学独特的交集成为中国莎学学者的一员。

    2012年03期 No.166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新型电视节目满意度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发现

    方方;雷雯;

    长期以来,代表受众态度的"满意度"指标,因无法解决即时、量化、同源的问题而备受冷落,为解决满意度调研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2010年9月至12月,上海戏剧学院媒介研究中心采用国际领先的随身媒介测量设备在上海开展了"广播电视节目即时、量化满意度调查"研究项目,进行了满意度评价的新型探索,针对性地集中攻关,更新观念、更新方法,为建立新型受众研究方式提供了有益范本。

    2012年03期 No.166 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是电视“救”戏曲还是戏曲“救”电视

    费泳;

    中国戏曲在当代的生存状况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戏曲与电视"结缘""、联姻"后,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两者结合的探索与实践。三十二年过去了,对于"戏曲电视"的研究,无论是理论积累还是实践探索,都需要梳理与总结。本文旨在梳理戏曲与电视各自的特点,廓清"电视戏曲"与"戏曲电视"的概念,对戏曲与电视的结合作一历史回顾,并回答在不同阶段,戏曲与电视的结合给双方发展带来的影响。本文试图以"戏曲电视"为主体,以戏曲电视栏目为案例,对戏曲和电视的结合作一"解剖式"研究,以探求戏曲电视之未来走向以及戏曲应如何借用现代传媒力量吸引当代观众,并再次重申中国传统戏曲必须紧密依附于时代才能得到时代回应这一理念。

    2012年03期 No.166 8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当代城市青年的文化活动与文化认同——以上海民间戏剧团体“草台班”为例

    任明;

    2005年于上海成立的民间戏剧团体"草台班"以每周的聚会讨论及身体训练为中心,针对日益商业化的话剧市场,提出戏剧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而非"表演"的理念,倡导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民众戏剧"。草台班的活动体现了当代城市青年对过于商业化的城市文化的抵抗、对交流的渴望,并对政府的文化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2年03期 No.166 97-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 北京非营利性民间剧场研究——以蓬蒿剧场为例

    丁盛;

    本文通过考察北京蓬蒿剧场这一非营利民间剧场案例,剖析其运营模式、创作演出、承办戏剧节搭建中外戏剧交流平台的经验,探讨北京非营利民间剧场未来发展之可能性。

    2012年03期 No.166 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