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导演艺术家黄佐临发表《漫谈戏剧观》二十年了。为了纪念这篇重要文献的发表,我们从这一期开始,辟专栏就戏剧观问题展开学术探讨和争鸣。佐临从改革话剧以探求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话剧这一总的目标出发,提出了一个系统的纲领。尽管这个纲领只勾划了一个粗略的轮廓,留待有志之士作广泛而有效的实验和理论上的充实与丰富;但他针对话剧形式日趋僵化、陷入自然主义的倾向所作的尖锐批评,为冲破古典戏剧的“三一律”和资产阶级客厅剧的“四堵墙”、要求“哲理性高深、戏剧观广阔”的呼吁,至今仍具有震聋发聩的现实意义。佐临的批评与呼吁是有感而发的,凭借他戏剧知识的渊博、视野的广阔以及实践经验的富足,他针对标榜写实的机械摹仿论,提出了“写意”的主张。当然,佐临终究不是专门从事理论思维的,在表达时,难免在定义界说、逻辑实证、甚至遣词用句上出现疏漏和不够严密之处;因此有待于科学的阐述和论证,以求得充实与丰富。同时,我们认为既然戏剧观应该广阔,是否就只能有写实与写意两家,形成截然的对峙?我们欢迎大家著文参加辩论,使戏剧观的讨论深入展开,活跃我们的学术思想,促进戏剧改革的蓬勃发展。
1983年04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著名导演艺术家黄佐临发表《漫谈戏剧观》二十年了。为了纪念这篇重要文献的发表,我们从这一期开始,辟专栏就戏剧观问题展开学术探讨和争鸣。佐临从改革话剧以探求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话剧这一总的目标出发,提出了一个系统的纲领。尽管这个纲领只勾划了一个粗略的轮廓,留待有志之士作广泛而有效的实验和理论上的充实与丰富;但他针对话剧形式日趋僵化、陷入自然主义的倾向所作的尖锐批评,为冲破古典戏剧的“三一律”和资产阶级客厅剧的“四堵墙”、要求“哲理性高深、戏剧观广阔”的呼吁,至今仍具有震聋发聩的现实意义。佐临的批评与呼吁是有感而发的,凭借他戏剧知识的渊博、视野的广阔以及实践经验的富足,他针对标榜写实的机械摹仿论,提出了“写意”的主张。当然,佐临终究不是专门从事理论思维的,在表达时,难免在定义界说、逻辑实证、甚至遣词用句上出现疏漏和不够严密之处;因此有待于科学的阐述和论证,以求得充实与丰富。同时,我们认为既然戏剧观应该广阔,是否就只能有写实与写意两家,形成截然的对峙?我们欢迎大家著文参加辩论,使戏剧观的讨论深入展开,活跃我们的学术思想,促进戏剧改革的蓬勃发展。
1983年04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 征;
<正> 我院表演系八三年演员进修班于九月开始上课。来自川陕、东北、江浙、京津等十六个省市的19名正式生及6名旁听生,是在全国廿三个省市六十四个话剧院团142名应考的青年演员中遴选出来的。他们曾经过多年的舞台实践,塑造了一些人物形象。但是,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些创作方法上的问题,并且缺乏系统的基本训练,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现在,他们带着组织的重托和同志们的热望,满怀信心地来到学院,在为期一年半的学习时间里,
1983年04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征;
<正> 我院表演系八三年演员进修班于九月开始上课。来自川陕、东北、江浙、京津等十六个省市的19名正式生及6名旁听生,是在全国廿三个省市六十四个话剧院团142名应考的青年演员中遴选出来的。他们曾经过多年的舞台实践,塑造了一些人物形象。但是,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些创作方法上的问题,并且缺乏系统的基本训练,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现在,他们带着组织的重托和同志们的热望,满怀信心地来到学院,在为期一年半的学习时间里,
1983年04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孙惠柱;龚伯安;
<正> “写意”是黄佐临同志在对中国古典戏曲与西方传统话剧进行比较之后对戏曲的实质所作的概括,更重要的是,它是整个佐临戏剧观的核心。佐临从五十年代初起就开始酝酿创立一种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新型话剧,《抗美援朝大活报》是第一个尝试。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道路时,受到布莱希特史诗剧的影响;布氏是有系统理论的,但佐临不想照搬。他向往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艺术,也在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表述。他努力研究中国的戏曲乃至各类古典艺术,这方面修养日益提高。一九五八年,他在实践道路上迈出了第二步——《八面红旗迎风飘》;之后,在与杨
1983年04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孙惠柱;龚伯安;
<正> “写意”是黄佐临同志在对中国古典戏曲与西方传统话剧进行比较之后对戏曲的实质所作的概括,更重要的是,它是整个佐临戏剧观的核心。佐临从五十年代初起就开始酝酿创立一种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新型话剧,《抗美援朝大活报》是第一个尝试。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道路时,受到布莱希特史诗剧的影响;布氏是有系统理论的,但佐临不想照搬。他向往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艺术,也在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表述。他努力研究中国的戏曲乃至各类古典艺术,这方面修养日益提高。一九五八年,他在实践道路上迈出了第二步——《八面红旗迎风飘》;之后,在与杨
1983年04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夏瑞春;费春放;
本文译自香港大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布莱希特与东亚戏剧》一书,该书系1981年在香港召开的“布莱希特在东亚剧坛”国际会议的论文集,书的扉页写道: 本书谨献给东亚的先驱千田是也和黄佐临
1983年04期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 夏瑞春;费春放;
本文译自香港大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布莱希特与东亚戏剧》一书,该书系1981年在香港召开的“布莱希特在东亚剧坛”国际会议的论文集,书的扉页写道: 本书谨献给东亚的先驱千田是也和黄佐临
1983年04期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 马也;
<正> 佐临同志是国内外负有盛名的导演艺术家;多年来又致力于中国戏曲、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三家戏剧理论的研究,尤其对布氏理论的介绍和研究,他当是我国最早的。佐临同志一手伸向国外,一手伸向中国古典传统,这种比较研究对于开阔我国戏剧家的眼界,推动我国戏剧的革新,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都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对于一个侧重于实践活动的出色的艺术家来说,理论上偶有疏漏似乎是无可非议的。但也正因为艺术家本身的德高望重,才使他的理论,无论是巨大的创见或是细小的疏漏都会给艺坛带来相应的影响。比如佐临同志关于“戏剧观”、戏曲的“写意性”或“破除生活幻觉”的理
1983年04期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 马也;
<正> 佐临同志是国内外负有盛名的导演艺术家;多年来又致力于中国戏曲、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三家戏剧理论的研究,尤其对布氏理论的介绍和研究,他当是我国最早的。佐临同志一手伸向国外,一手伸向中国古典传统,这种比较研究对于开阔我国戏剧家的眼界,推动我国戏剧的革新,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都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对于一个侧重于实践活动的出色的艺术家来说,理论上偶有疏漏似乎是无可非议的。但也正因为艺术家本身的德高望重,才使他的理论,无论是巨大的创见或是细小的疏漏都会给艺坛带来相应的影响。比如佐临同志关于“戏剧观”、戏曲的“写意性”或“破除生活幻觉”的理
1983年04期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 吴仁平;
<正> 最近,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上海戏剧学院五位文学硕士的学位论文。这五篇论文是:丁罗男的《中国话剧学习外国戏剧的历史经验》(指导教师魏照风)、叶长海的《王骥德〈曲律〉研究》(指导教师陈古虞、陈多)、汪义群的《奥尼尔创作论》(指导教师丁小曾)、孙惠柱的《话剧结构新探》(指导教师陈耘、任何)、陈世雄的《西方现代剧作戏剧性研究》(指导教师郑朝宗、许怀中、陈耘、任何)。这些论文都是通过答辩的。答辩委员会由国内有关专业的专家学者组成。答辩的结果可以由这样一个事实来说明:五个委员会的主任都很高兴地为论文写了序言。论文的
1983年04期 2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 吴仁平;
<正> 最近,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上海戏剧学院五位文学硕士的学位论文。这五篇论文是:丁罗男的《中国话剧学习外国戏剧的历史经验》(指导教师魏照风)、叶长海的《王骥德〈曲律〉研究》(指导教师陈古虞、陈多)、汪义群的《奥尼尔创作论》(指导教师丁小曾)、孙惠柱的《话剧结构新探》(指导教师陈耘、任何)、陈世雄的《西方现代剧作戏剧性研究》(指导教师郑朝宗、许怀中、陈耘、任何)。这些论文都是通过答辩的。答辩委员会由国内有关专业的专家学者组成。答辩的结果可以由这样一个事实来说明:五个委员会的主任都很高兴地为论文写了序言。论文的
1983年04期 2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 曾文;
<正> 学院党委十分重视《邓小平文选》的学习。党委认为《文选》正如中央宣传工作会议指出的那样,是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纲领,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将《文选》的学习列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党委成员首先组织起来学习,争取在年内通读一遍,为进一步精读和准备整党打下基础。面上的学习,今年要学好三个专题,即《文选》中有关文艺、科学、教育的论述,有关评价毛泽东历史地位和思想体系的论述,有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学生的党章学习小组,也把重点转移到学习《邓小平文选》上来。
1983年04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曾文;
<正> 学院党委十分重视《邓小平文选》的学习。党委认为《文选》正如中央宣传工作会议指出的那样,是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纲领,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将《文选》的学习列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党委成员首先组织起来学习,争取在年内通读一遍,为进一步精读和准备整党打下基础。面上的学习,今年要学好三个专题,即《文选》中有关文艺、科学、教育的论述,有关评价毛泽东历史地位和思想体系的论述,有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学生的党章学习小组,也把重点转移到学习《邓小平文选》上来。
1983年04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周培松;
<正> 近年来,有关教育重要意义发表的议论很多,而戏剧教育好象还没充分研究过。其实,戏剧教育是戏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戏剧人才的选拔、培养,关系到对戏剧史上许多问题的认识,也关系到戏剧艺术经验的总结、推广与提高。如果不抓戏剧教育,却要使戏剧得到发展,那是不可思议的。翻检一下史料,发现我们古人对戏剧教育却是相当重视,并很有作为的。本文即试图把我国古代戏剧教育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特点,理出些头绪,以有所借鉴。这或许对打开戏剧事业新局面不是毫无意义的。
1983年04期 3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 周培松;
<正> 近年来,有关教育重要意义发表的议论很多,而戏剧教育好象还没充分研究过。其实,戏剧教育是戏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戏剧人才的选拔、培养,关系到对戏剧史上许多问题的认识,也关系到戏剧艺术经验的总结、推广与提高。如果不抓戏剧教育,却要使戏剧得到发展,那是不可思议的。翻检一下史料,发现我们古人对戏剧教育却是相当重视,并很有作为的。本文即试图把我国古代戏剧教育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特点,理出些头绪,以有所借鉴。这或许对打开戏剧事业新局面不是毫无意义的。
1983年04期 3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 吴琼;
<正> 结构,是艺术家展示情节、构成冲突、叙述故事、塑造人物、体现作品主题思想的一种手段。由于体裁、题材、艺术手段、艺术家的创作动机以及美学观等等的不同,于是产生了艺术结构的各种不同特点。关于戏曲剧本结构的特点,各家说法虽不尽相同,大体上却不外下述四个方面,即:一、鲜明的倾向性;二、较自由的舞台时空观与分场结构形式;三、形神兼备、繁简交错的手法;四、线索要单、立意要深、细节要精,时刻着力于写人的结构原则。这些特点是如何形成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应从三个方面去探索:一是历史原因,这就要从它的起源、形成的过程当中去寻求答案。二是中国人民的欣赏习惯问题,这就必将
1983年04期 5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 吴琼;
<正> 结构,是艺术家展示情节、构成冲突、叙述故事、塑造人物、体现作品主题思想的一种手段。由于体裁、题材、艺术手段、艺术家的创作动机以及美学观等等的不同,于是产生了艺术结构的各种不同特点。关于戏曲剧本结构的特点,各家说法虽不尽相同,大体上却不外下述四个方面,即:一、鲜明的倾向性;二、较自由的舞台时空观与分场结构形式;三、形神兼备、繁简交错的手法;四、线索要单、立意要深、细节要精,时刻着力于写人的结构原则。这些特点是如何形成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应从三个方面去探索:一是历史原因,这就要从它的起源、形成的过程当中去寻求答案。二是中国人民的欣赏习惯问题,这就必将
1983年04期 5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 胡忌;刘致中;
<正> 家班女戏是明清两代演剧史上重要的戏曲演出形式,它在我国演剧史上曾经有过多方面的贡献。这些贡献,都是一批又一批被压在社会最低层的女伎,在被侮辱与被欺凌的境况下,含辛茹苦做出的。家班女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明代中期以后,特别是明末清初时期,戏曲空前繁盛,戏曲艺术得到高度发展。封建官僚、士大夫、地主、豪商,凭着他们的权势和资财,在家里养着几十名、几百名,甚至上千名的僮仆供劳役、听使唤。而家班女戏的女伎,是“优”兼“婢”,既可供主人声色之娱,又可供主人使唤。这些被压在社会最低层的女伎,她
1983年04期 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 胡忌;刘致中;
<正> 家班女戏是明清两代演剧史上重要的戏曲演出形式,它在我国演剧史上曾经有过多方面的贡献。这些贡献,都是一批又一批被压在社会最低层的女伎,在被侮辱与被欺凌的境况下,含辛茹苦做出的。家班女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明代中期以后,特别是明末清初时期,戏曲空前繁盛,戏曲艺术得到高度发展。封建官僚、士大夫、地主、豪商,凭着他们的权势和资财,在家里养着几十名、几百名,甚至上千名的僮仆供劳役、听使唤。而家班女戏的女伎,是“优”兼“婢”,既可供主人声色之娱,又可供主人使唤。这些被压在社会最低层的女伎,她
1983年04期 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 金登才;
<正> 乾嘉时期花部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并与雅部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争夺(花部包括京腔、秦腔、弋腔、梆子腔、啰啰腔、二黄调等,雅部指昆曲)。花部兴起是否由乾隆南巡促成,花部剧作的倾向,花雅之争的实质,花部兴起之后昆曲是否衰落等,都是研究乾嘉时期戏曲历史的关键,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
1983年04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 金登才;
<正> 乾嘉时期花部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并与雅部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争夺(花部包括京腔、秦腔、弋腔、梆子腔、啰啰腔、二黄调等,雅部指昆曲)。花部兴起是否由乾隆南巡促成,花部剧作的倾向,花雅之争的实质,花部兴起之后昆曲是否衰落等,都是研究乾嘉时期戏曲历史的关键,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
1983年04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 王昆;
<正> 有人形容物质世界的变化时说,当你两次插足于同一河流中时,河床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严格地说,人们不能两次涉过相同的河流。人的心理活动通过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内在的矛盾运动,推动它不断朝前发展、变化,无休无止,永无止境,也是一个具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存在过程。即使那淋漓尽致的回忆,也总或多或少打上了当前现实的色彩,绝不是过去心理过程的纯粹复现。同样,演员对角色的创作心理活动,也如普通
1983年04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 王昆;
<正> 有人形容物质世界的变化时说,当你两次插足于同一河流中时,河床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严格地说,人们不能两次涉过相同的河流。人的心理活动通过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内在的矛盾运动,推动它不断朝前发展、变化,无休无止,永无止境,也是一个具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存在过程。即使那淋漓尽致的回忆,也总或多或少打上了当前现实的色彩,绝不是过去心理过程的纯粹复现。同样,演员对角色的创作心理活动,也如普通
1983年04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 蓝凡;
<正> 虚拟表演是形成中国传统戏曲独特舞台风格和美学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组成传统戏曲表演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柱。然而,什么是虚拟表演?虚拟表演的美学特征是什么?虚拟是否只存在于戏曲表演之中?等等,至今在理论界还是众说纷纭,但搞清这一问题却十分必要。一、虚拟表演概念的界定一个演员坐在台上光用手势的表演来表现做针线活,或者在空无一物的空舞台上用舞蹈的表演来表现爬山涉水,这二种形式是否都属虚拟表演,抑或只是用舞蹈表演的才算虚拟?
1983年04期 7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 蓝凡;
<正> 虚拟表演是形成中国传统戏曲独特舞台风格和美学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组成传统戏曲表演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柱。然而,什么是虚拟表演?虚拟表演的美学特征是什么?虚拟是否只存在于戏曲表演之中?等等,至今在理论界还是众说纷纭,但搞清这一问题却十分必要。一、虚拟表演概念的界定一个演员坐在台上光用手势的表演来表现做针线活,或者在空无一物的空舞台上用舞蹈的表演来表现爬山涉水,这二种形式是否都属虚拟表演,抑或只是用舞蹈表演的才算虚拟?
1983年04期 7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 王复民;
<正> “摹仿”这个词在我们艺术领域内屡见不鲜,引用甚广,但常常是作为一种贬意词出现的。有的甚至把它看成和艺术创造毫无共同之处的歪门斜道而视之为俗。诚然,艺术最具有个性,个性化的艺术极需要有独创的精神。因此,人云亦云,摹仿抄袭,是不可能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手段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的艺术作品来的。即使在向前人借鉴,向大师们及其艺术精品学习时,也应当努力避开陈旧的因袭,取其所长,为我所用。所谓“博采众长”,
1983年04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 王复民;
<正> “摹仿”这个词在我们艺术领域内屡见不鲜,引用甚广,但常常是作为一种贬意词出现的。有的甚至把它看成和艺术创造毫无共同之处的歪门斜道而视之为俗。诚然,艺术最具有个性,个性化的艺术极需要有独创的精神。因此,人云亦云,摹仿抄袭,是不可能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手段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的艺术作品来的。即使在向前人借鉴,向大师们及其艺术精品学习时,也应当努力避开陈旧的因袭,取其所长,为我所用。所谓“博采众长”,
1983年04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 蓝青;
<正> 为了培养戏曲编剧人才、振兴戏曲事业、经文化部批准,我院戏剧文学系于今年秋季开办了戏曲创作进修班。该班三十三名学员来自全国十六个省(区)、廿多个剧种,大多具有一定的艺术实践经验,其中有的并创作过京剧《徐九经升官记》、话剧《大年三十》、滑稽戏《一错再错》等优秀作品。还有不少学员曾发表过戏剧及其它作品。该班本学期设置的课程有戏曲概论、中国戏曲史、戏剧名著分析、诗词曲选拆、古汉语、专题讲座等,下学期将增开编剧概论、古典戏曲论著选读、创作实习等课。已聘请著名戏曲作家陈西汀等来院兼课,戏曲界著名人士俞振飞、袁雪芬、李玉茹、吴琛、陶雄及胡小
1983年04期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蓝青;
<正> 为了培养戏曲编剧人才、振兴戏曲事业、经文化部批准,我院戏剧文学系于今年秋季开办了戏曲创作进修班。该班三十三名学员来自全国十六个省(区)、廿多个剧种,大多具有一定的艺术实践经验,其中有的并创作过京剧《徐九经升官记》、话剧《大年三十》、滑稽戏《一错再错》等优秀作品。还有不少学员曾发表过戏剧及其它作品。该班本学期设置的课程有戏曲概论、中国戏曲史、戏剧名著分析、诗词曲选拆、古汉语、专题讲座等,下学期将增开编剧概论、古典戏曲论著选读、创作实习等课。已聘请著名戏曲作家陈西汀等来院兼课,戏曲界著名人士俞振飞、袁雪芬、李玉茹、吴琛、陶雄及胡小
1983年04期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李学通;
<正> 凡艺术都讲究节奏,由于使用的材料和方法各不相同,各门艺术的节奏的体现与运用也是各不相同的。音乐的节奏靠声音来体现,文学作品的节奏靠语言文学来体现,绘画的节奏靠线条、色彩来体现,而戏剧表演的节奏则是靠演员的动作、台词来体现
1983年04期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 李学通;
<正> 凡艺术都讲究节奏,由于使用的材料和方法各不相同,各门艺术的节奏的体现与运用也是各不相同的。音乐的节奏靠声音来体现,文学作品的节奏靠语言文学来体现,绘画的节奏靠线条、色彩来体现,而戏剧表演的节奏则是靠演员的动作、台词来体现
1983年04期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 胡伟民;
<正> 一对孪生姐妹,方莹和方芳,在生活的激流中遇到了难题。姐姐方莹和青年工程师于刚的婚事,因一次意外的爆炸事件发生了剧变。于刚面临着双目失明的危险,方莹不愿作“殉葬品”,激流勇退,离开了医院。妹妹方芳闻讯,不忍于刚遭受双重的打击,激流勇进,决定扮演“姐姐”,到医院去继续照料于刚。面对严酷的现实,两种抉择,泾渭分明。医务人员的悉心治疗,“情人”的体贴护理,使于刚奇迹般地复明了。此时,方芳
1983年04期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 胡伟民;
<正> 一对孪生姐妹,方莹和方芳,在生活的激流中遇到了难题。姐姐方莹和青年工程师于刚的婚事,因一次意外的爆炸事件发生了剧变。于刚面临着双目失明的危险,方莹不愿作“殉葬品”,激流勇退,离开了医院。妹妹方芳闻讯,不忍于刚遭受双重的打击,激流勇进,决定扮演“姐姐”,到医院去继续照料于刚。面对严酷的现实,两种抉择,泾渭分明。医务人员的悉心治疗,“情人”的体贴护理,使于刚奇迹般地复明了。此时,方芳
1983年04期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 弗·伊·聂米罗维奇-丹钦科;沙金;
今年二月十三日是苏联著名导演叶夫盖尼·巴格拉基奥诺维奇·瓦赫坦戈夫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日。他是一位坚定不移地站在革命的一边,为革命的磅礴气势各项成就和新颖的任务深深地吸引着的俄罗斯戏剧家。我们把瓦赫坦戈夫与那些开创年轻的社会主义文化、年轻的苏联戏剧的人们相提并论。在这些人中有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布洛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聂米罗维奇-丹钦科、梅耶荷德以及整整一辈杰出的作家、导演、演员、画家等。由于他们的努力,苏联艺术和苏联戏剧在政权建立的最初几年就已经成为具有真正世界意义的文化现象了。叶夫盖尼·瓦赫坦戈夫所创造的那些戏剧形象无不包含新的思想目的、高度的艺术性和对未来的信念。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谐调的、乐观主义的艺术是在斗争和困苦的严峻岁月里产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聂米罗维奇-丹钦科对自己这位学生曾寄予厚望。瓦赫坦戈夫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所取得的不多的成就对以后的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他的发现继续给予舞台艺术的理论和实践以滋养。以叶·巴·瓦赫坦戈夫的名字命名的剧院也在追念他,它今天仍然继承着自己创始人的传统。
1983年04期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 弗·伊·聂米罗维奇-丹钦科;沙金;
今年二月十三日是苏联著名导演叶夫盖尼·巴格拉基奥诺维奇·瓦赫坦戈夫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日。他是一位坚定不移地站在革命的一边,为革命的磅礴气势各项成就和新颖的任务深深地吸引着的俄罗斯戏剧家。我们把瓦赫坦戈夫与那些开创年轻的社会主义文化、年轻的苏联戏剧的人们相提并论。在这些人中有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布洛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聂米罗维奇-丹钦科、梅耶荷德以及整整一辈杰出的作家、导演、演员、画家等。由于他们的努力,苏联艺术和苏联戏剧在政权建立的最初几年就已经成为具有真正世界意义的文化现象了。叶夫盖尼·瓦赫坦戈夫所创造的那些戏剧形象无不包含新的思想目的、高度的艺术性和对未来的信念。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谐调的、乐观主义的艺术是在斗争和困苦的严峻岁月里产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聂米罗维奇-丹钦科对自己这位学生曾寄予厚望。瓦赫坦戈夫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所取得的不多的成就对以后的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他的发现继续给予舞台艺术的理论和实践以滋养。以叶·巴·瓦赫坦戈夫的名字命名的剧院也在追念他,它今天仍然继承着自己创始人的传统。
1983年04期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 张马力;
<正> 每当我坐在剧场里观看郑毓芝的演出时,心情是错综复杂的,我为十载同窗学友骄傲;也为自己惭愧。我竭力想探究老同窗创造角色成功的秘诀;又常怀着“不纯”的动机去审视她的表演、挑剔她的毛病。然而,每次都被她那诚挚动情的演技打得落花流水,我象个傻瓜似的被台上的她牵着走,和她一起兴奋、欢笑、激动、流泪。戏结束了,我痴痴地站起来,含泪望着台上谢幕的带着谦逊微笑的她。难道这真是我那外号叫“懒
1983年04期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 张马力;
<正> 每当我坐在剧场里观看郑毓芝的演出时,心情是错综复杂的,我为十载同窗学友骄傲;也为自己惭愧。我竭力想探究老同窗创造角色成功的秘诀;又常怀着“不纯”的动机去审视她的表演、挑剔她的毛病。然而,每次都被她那诚挚动情的演技打得落花流水,我象个傻瓜似的被台上的她牵着走,和她一起兴奋、欢笑、激动、流泪。戏结束了,我痴痴地站起来,含泪望着台上谢幕的带着谦逊微笑的她。难道这真是我那外号叫“懒
1983年04期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 罗志摩;
<正> 作为一个戏曲舞美的同行,中途借宿朋友家中,因主人急事外出,要求我在他的工作室小歇。我坐在傍窗的沙发上,翻阅着画册,不知从哪里传来的语音,象似对话,但似乎又在议论着什么: 乙:戏曲舞美设计,就是根据剧本象生活那样地画出来就行了,布景布景,就是布剧本之景嘛!戏曲也罢,话剧、歌剧、舞剧也罢,没有什么差别。甲:没有差别?假若象生活那样地画出来,那倒真是千人一面,没有什么差别了。果真这样,那还要区分戏曲、话剧、歌剧、
1983年04期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罗志摩;
<正> 作为一个戏曲舞美的同行,中途借宿朋友家中,因主人急事外出,要求我在他的工作室小歇。我坐在傍窗的沙发上,翻阅着画册,不知从哪里传来的语音,象似对话,但似乎又在议论着什么: 乙:戏曲舞美设计,就是根据剧本象生活那样地画出来就行了,布景布景,就是布剧本之景嘛!戏曲也罢,话剧、歌剧、舞剧也罢,没有什么差别。甲:没有差别?假若象生活那样地画出来,那倒真是千人一面,没有什么差别了。果真这样,那还要区分戏曲、话剧、歌剧、
1983年04期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徐渠;
<正> 戏曲舞台美术自有戏曲演出以来,就同时存在的,历史很久,但过去很少有人系统地单独研究过,理论建树也不多,今天如果我们要详细讨论这一问题,还要花一番功夫,必须结合现代的各种演出条件及形式,反复证验,才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我现在所能想到的,仅仅是近几年来接触到的一些粗浅问题,拟提出来与同志们共商讨之。自唐宋以来,就有些的零星舞台美术记载,演出形式多样,有广场,有舞台,还有在厅堂中划地为界的所谓“勾栏”。记载中谈到布景及人物造型是多种多样的,写到有
1983年04期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徐渠;
<正> 戏曲舞台美术自有戏曲演出以来,就同时存在的,历史很久,但过去很少有人系统地单独研究过,理论建树也不多,今天如果我们要详细讨论这一问题,还要花一番功夫,必须结合现代的各种演出条件及形式,反复证验,才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我现在所能想到的,仅仅是近几年来接触到的一些粗浅问题,拟提出来与同志们共商讨之。自唐宋以来,就有些的零星舞台美术记载,演出形式多样,有广场,有舞台,还有在厅堂中划地为界的所谓“勾栏”。记载中谈到布景及人物造型是多种多样的,写到有
1983年04期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郭大有;
<正> 戏曲的用景问题比较复杂,包含着戏曲的演出形式、时间空间的处理、戏曲的特殊表演以及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等问题。几十年来,关于戏曲用景有许多论述:一、“一桌二椅”的演出形式已经很好,不必再用布景,称为“无景论”;二,景可以用,但对目前戏曲舞台上的用景持疑虑态度;三、戏曲的演出形式有其特点,戏曲的内容和结构是多种多样,因而戏曲可以用景,可以有不同形式的景,这种论点可称为“有景论”。不管定论如何,戏曲舞台美术家的艺术实践一直在进行之中。现仅就个人的学习和实践谈谈对戏
1983年04期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 郭大有;
<正> 戏曲的用景问题比较复杂,包含着戏曲的演出形式、时间空间的处理、戏曲的特殊表演以及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等问题。几十年来,关于戏曲用景有许多论述:一、“一桌二椅”的演出形式已经很好,不必再用布景,称为“无景论”;二,景可以用,但对目前戏曲舞台上的用景持疑虑态度;三、戏曲的演出形式有其特点,戏曲的内容和结构是多种多样,因而戏曲可以用景,可以有不同形式的景,这种论点可称为“有景论”。不管定论如何,戏曲舞台美术家的艺术实践一直在进行之中。现仅就个人的学习和实践谈谈对戏
1983年04期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 张林;
<正> 我从一九八一年第三期《戏剧艺术》中读了《戏曲文学样式的革新》的文章,学到很多东西,但对其中一节所述观点,我有不同看法,特提出来探讨。文中说:“文学剧本保持旧的分‘场’方法,便势必发生一种怪现象:正场戏是置景的,幕前戏是‘守旧’式的;正场戏的空间是固定的,幕前戏却是不固定的;正场戏是写实的,幕前戏却是虚拟的。同一本戏的演出,如此忽虚忽实,两相失调,正是由于现代幕景因素加入戏曲舞台而产生的一种几乎无法解脱的矛盾。”我对这种“现象”的看法完全与上文看法相反。
1983年04期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张林;
<正> 我从一九八一年第三期《戏剧艺术》中读了《戏曲文学样式的革新》的文章,学到很多东西,但对其中一节所述观点,我有不同看法,特提出来探讨。文中说:“文学剧本保持旧的分‘场’方法,便势必发生一种怪现象:正场戏是置景的,幕前戏是‘守旧’式的;正场戏的空间是固定的,幕前戏却是不固定的;正场戏是写实的,幕前戏却是虚拟的。同一本戏的演出,如此忽虚忽实,两相失调,正是由于现代幕景因素加入戏曲舞台而产生的一种几乎无法解脱的矛盾。”我对这种“现象”的看法完全与上文看法相反。
1983年04期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曲枚;
<正> 为振兴戏曲舞台美术事业,从理论上和创作上进行探入地研究和探讨,开创戏曲舞美创作的新局面,培养和提高专业人员的政治思想修养和专业技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经文化部批准,我院舞台美术系将于明年开办戏曲舞美进修班。该班将从全国各地招收具有戏曲舞美创作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能力的专业工作者。在为期一年半的进修期内,以设计创作课程为主,组织多方面的专题讲座,结合创作经验的总结交流,通过对戏曲艺术的特征,戏曲舞美的功能任务,以及当前戏曲舞台急需解决的问题进
1983年04期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曲枚;
<正> 为振兴戏曲舞台美术事业,从理论上和创作上进行探入地研究和探讨,开创戏曲舞美创作的新局面,培养和提高专业人员的政治思想修养和专业技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经文化部批准,我院舞台美术系将于明年开办戏曲舞美进修班。该班将从全国各地招收具有戏曲舞美创作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能力的专业工作者。在为期一年半的进修期内,以设计创作课程为主,组织多方面的专题讲座,结合创作经验的总结交流,通过对戏曲艺术的特征,戏曲舞美的功能任务,以及当前戏曲舞台急需解决的问题进
1983年04期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王东明;
<正> 中国戏曲脸谱(简称戏曲脸谱),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化妆艺术,是戏曲舞台美术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脸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因为它是构成我国戏曲民族色彩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戏曲化妆特有的表现形式。戏曲脸谱这一舞美中的化妆艺术主要着重于戏曲人物形貌的夸张和气质的刻划。特别是净丑脸谱,这种富有夸张意味和图案意味的特殊化妆手段,和净丑角色的表演特色是分不开的。它是图案化的化妆,是写实和象征相结
1983年04期 132-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 王东明;
<正> 中国戏曲脸谱(简称戏曲脸谱),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化妆艺术,是戏曲舞台美术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脸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因为它是构成我国戏曲民族色彩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戏曲化妆特有的表现形式。戏曲脸谱这一舞美中的化妆艺术主要着重于戏曲人物形貌的夸张和气质的刻划。特别是净丑脸谱,这种富有夸张意味和图案意味的特殊化妆手段,和净丑角色的表演特色是分不开的。它是图案化的化妆,是写实和象征相结
1983年04期 132-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 何延;曲六乙;曾立惠;
<正> (七)北上的海轮 1936年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出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大好形势,全国人民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下,抗日救亡热潮开始高涨。吉鸿昌、傅作义在察北、百灵庙敲响了抗日的战鼓。百灵庙大捷的消息传到上海,人们欣喜若狂。地下党提出的、由上海救国会出面,组织了上海妇女儿童赴绥慰问团,去绥远(今属内蒙古自治区)进行慰问和演出。团长由刚主演过
1983年04期 143-14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 何延;曲六乙;曾立惠;
<正> (七)北上的海轮 1936年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出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大好形势,全国人民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下,抗日救亡热潮开始高涨。吉鸿昌、傅作义在察北、百灵庙敲响了抗日的战鼓。百灵庙大捷的消息传到上海,人们欣喜若狂。地下党提出的、由上海救国会出面,组织了上海妇女儿童赴绥慰问团,去绥远(今属内蒙古自治区)进行慰问和演出。团长由刚主演过
1983年04期 143-14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 丛璜;
<正> “观众学”研究的范围姜明吾在《试论“观众学”研究之范围》(载《当代文艺思潮》83年4期)一文中认为: “观众学”是一门介于艺术创造与艺术的社会功能之间的中间学科。是研究观众欣赏活动的一般规律及其性质、特点和意义;探索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经历的观众的不同欣赏习惯和审美观念;研究解决艺术团体同广大观众的关系,认识欣赏情境与艺术创造的关系;探寻艺术作品通过观众鉴赏而产生社会作用的内在的基本途径的科学。对艺术创造与观众的关系问题的探讨,是观众学中最有实用价值的课题之一。观众的艺术欣赏有
1983年04期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丛璜;
<正> “观众学”研究的范围姜明吾在《试论“观众学”研究之范围》(载《当代文艺思潮》83年4期)一文中认为: “观众学”是一门介于艺术创造与艺术的社会功能之间的中间学科。是研究观众欣赏活动的一般规律及其性质、特点和意义;探索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经历的观众的不同欣赏习惯和审美观念;研究解决艺术团体同广大观众的关系,认识欣赏情境与艺术创造的关系;探寻艺术作品通过观众鉴赏而产生社会作用的内在的基本途径的科学。对艺术创造与观众的关系问题的探讨,是观众学中最有实用价值的课题之一。观众的艺术欣赏有
1983年04期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正> 意大利的“夏日戏剧节”夏季在意大利是个热闹的季节。意大利和国外的许多剧团都汇集到意大利各城市去演出。在圆顶剧场里演出的古希腊和罗马戏剧,更为戏剧节增添了光彩。在节日期间,还专门为各国旅游者演保留节目。意大利的“夏日戏剧节”每年始于七月份。期间,演出最活跃,对观众最有魅力的剧团,就数斯波莱特剧团。他们专演易卜生的《群鬼》,契诃夫的《伊凡诺夫》等传统剧目。日本的木偶剧团和美国戏剧团的访问演出,使七月份的戏剧节目更加丰富多彩。而在八月份,哥尔多尼的喜剧是最热门的。
1983年04期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正> 意大利的“夏日戏剧节”夏季在意大利是个热闹的季节。意大利和国外的许多剧团都汇集到意大利各城市去演出。在圆顶剧场里演出的古希腊和罗马戏剧,更为戏剧节增添了光彩。在节日期间,还专门为各国旅游者演保留节目。意大利的“夏日戏剧节”每年始于七月份。期间,演出最活跃,对观众最有魅力的剧团,就数斯波莱特剧团。他们专演易卜生的《群鬼》,契诃夫的《伊凡诺夫》等传统剧目。日本的木偶剧团和美国戏剧团的访问演出,使七月份的戏剧节目更加丰富多彩。而在八月份,哥尔多尼的喜剧是最热门的。
1983年04期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
1983年04期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1983年04期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本期数据